-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流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河流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作者:刘君 王思嘉 戚浩强 徐辉 孙瑞茹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5期
????????摘 要:生态水文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主要从流域尺度上研究水文与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实现流域生态平衡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途径。通过对生态学与水文学相关关系的分析,提出了河流生态水文学的概念与内涵,综述了河流生态水文学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水文与生态的相互关系、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河流生态需水量,以及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指出了河流生态水文学的研究重点,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生态水文学河流生态系统水文过程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004-02
????????生态水文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门研究生态过程和生态格局水文机制的边缘科学,于1992年在都柏林国际水与环境大会上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目的是寻求对水文因子与生态系统间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是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方法[1]。生态水文学源于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的研究,1996年Wassen[2]等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水文学的定义,他们认为:生态水文学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湿地生态系统自然发育以及评价湿地系统价值、保护和恢复的一门应用科学。2000年Zalewski[3]提出的定义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他认为:生态水文学是在流域尺度上研究水文学与生物区功能上的相互作用,是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一种新方法。
????????目前,生态水文学的研究已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重视,成为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理论生态学应用于河流管理以便保护沿河生物群栖息场所的研究,营养物在河道、洪泛平原和河岸区内的迁移规律的研究,以及河流廊道对生物种群结构和空间生态结构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由于人为干扰日益严重,河流生态系统退化已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河流生态水文学研究被寄予厚望,成为生态水文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1 河流生态水文学概念与内涵
????????河流生态系统指河流水体的生态系统,属流水生态系统的一种,是陆地与海洋联系的纽带,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着主要作用,具有栖息地功能、过滤作用、屏蔽作用、通道作用以及源汇功能。河流生态水文学主要研究的是各种水生动植物的生态学特征以及河流水文水质变化与水生生物的关系。其内涵可归纳如下:(1)流域或区域水文循环过程中生态与水文相互作用与影响问题,研究生态过程如何影响流域或区域的水文循环过程,包括河道内水生生态系统对河流水文过程的作用;(2)流域水利工程措施如何作用和影响流域内的生态系统,即流域水文过程或水文情势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生态水资源问题,研究流域内各种生态系统的水资源需求和水消耗规律[4]。
????????2 河流生态水文学研究方向与进展
????????2.1 水文与生态的相互作用
????????2.1.1 水流动态与水生生物的关系
????????水流是河流生境的主要决定因素,也是生物组成的决定因素。为满足水流环境的变化,动、植物种类必须不断改变它们的形态、繁衍传播方式以及生理条件来与之相适应。植物群落沿水流方向呈带状分布:上游断为藻类,中游段为大型植物,下游为藻类和浮游植物。另外,水流速率决定了浮游生物是否能够生长并且维持自身的发展。水流速度越慢,其中生长在岸边和底部的生物群落结构和外形就会越接近静水中的模式。
????????水生植物生长能降低水流流速,增强沉积,为无脊椎动物、鱼类和藻类提供生存环境。植物对水流影响主要有:(1)对水流流速分布的影响;(2)对水流紊动强度的影响;(3)对水流的行洪特性影响。
????????2.1.2 现状水文特征的生态效应
????????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生物的行为和生理的影响。(1)流量与频率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流量的频繁变化将加剧冲刷、使敏感物种灭绝和破坏生物生命循环,哈尔比等通过小型河道实验,表明大流量期间幼鳟鱼被冲至下游后,小流量期间还可游至原来位置,但是一些较小的鱼却不能游回原点。(2)来水时间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季节性洪峰流量的丧失可导致鱼类产卵、孵化和迁徙激发因素中断,使鱼类无法返回湿地或水域,另水生生物食物网结构改变,降低植被生长速度等。(3)来水时间对生物的影响,长时间的小流量将导致水生生物聚集、植被减少或消失,或植被多样性消失,植物生理胁迫使植物生长较慢,导致河道地形变化。淹没时间长短将会影响植被的覆盖类型,如长时间淹没,会使植被功能发生变化,对树木有致命影响,水生生物的浅滩生境丧失。
????????2.2 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