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短缺与资源回收利用的矛盾之处.doc

石油短缺与资源回收利用的矛盾之处.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油短缺与资源回收利用的矛盾之处

石油短缺与资源回收利用的矛盾之处 从1993年开始,我国从石油出口国转为石油净进口国,2002年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现今我国的石油进口依赖度已达4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短缺将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加快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不但能节省石油,还很节能。 我们知道,生产一个塑料制品的能源包括塑料原料(树脂)的生产(合成)和塑料制品的成型加工,这两者的能源消耗比约为4cl一9.5:l,因此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物理回收)可以节省约80%以上的能源。 我国现在的塑料制品产量已经超过4500万吨,居世界第二,且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因此产生的废旧塑料总量相当庞大。但是,我国的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现状却不容乐观,综合回收率仅占5%,焚烧也只占2%,而填埋则高达93%。 提高废旧塑料的回收率、降低填埋量已经刻不容缓。国家对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非常重视,并制订了中长期规划,争取到2020年回收利用率达50%。因此,我国的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的意义不仅仅是简单的变废为宝,还有更深远和积极的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发展,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两大主题,我国社会和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必须面对这两大主题,而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与这两大主题密切相关。 废旧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塑料以其价廉及成型方便而被大量用作各种产品的包装物,大多数为用后即弃的一次性使用品,造成了环境污染。 例如,用作家用电器、工业仪器仪表等包装物及快餐盒等的白色发泡聚苯乙烯塑料,其特点是体积大、重量轻、不腐烂、不分解,被人们用后抛弃,引起铁路沿线、江河航线、城市及风景点到处是白色泡沫,严重影响了环境和市容卫生; 农用地膜的使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发展,但地膜使用后的碎片乱丢也对土壤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薄膜碎片对土壤形成阻隔层,使耕地劣化,阻碍植物根系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使土壤毒化。 这些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白色污染”。绝大多数废旧塑料(特别是一次性使用的包装制品)目前在我国是作为垃圾送人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但是填埋处理的弊端已日益突出。 一是由于塑料质轻、体积大,随着塑料消费总量的急剧增加,会浪费我国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 二是塑料垃圾在无空气、无光照的情况下,微生物难以分解,一般认为塑料垃圾在填埋中需200年后方能完全降解,填埋场地长期不能使用; 三是填埋将严重恶化周边环境,尤为严重的是塑料垃圾经雨水长期冲刷,塑料中含有的有毒添加剂会随之进入地下水、江河湖泊而造成污染。 为解决填埋的弊端,不少国家都在积极开发焚烧废旧塑料的技术,并利用焚烧所产生的热量,达到资源再利用。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如果控制不当,废旧塑料在焚烧时会产生对环境有极大危害的有害物质,如氯化氢、CO,Nq、甲醛、氯乙烯、苯乙烯甚至二恶英气体,以及作为塑料添加剂、着色剂等的无机重金属盐会残留在飞尘和残渣中。 文章来源: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