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邮说中国—文学系列 邮说《梁山伯与祝英台》 悠然雅士 2015年 一、作品篇 台湾《梁山伯与祝英台》小版张 (一)传说简介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主要叙述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感情极深。英台回家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 梁山伯随后得知英台是女子,往祝家求婚,英台已被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邮戳 (二)传说演变 1、唐初。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记载:“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著录,没有情节。 2、晚唐。张读的《宣室志》记载:“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忍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表其墓曰‘义妇冢’”。有了简单情节,初步形成了故事雏形。 台湾《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邮票 3、北宋。李茂城的《鄞县志?义忠王庙记》记载:“英台遂临冢奠,哀恸地裂而埋璧焉。从者惊引其裙,风裂若云飞,至董溪西屿而坠之”,这是后来“化蝶”的先声。故事有了更具体的描述,梁山伯对祝英台的思念未达到患相思病而死的程度。自宋以后,化蝶之说,流传较广。 《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日封 4、明代。作家冯梦龙《古今小说》记载:祝英台为宜兴人,梁山伯为 苏州人,祝英台是哥嫂将其许于马家,文中还有地裂、入坟、化蝶之说。 《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日封 5、明、清代。创作了大量的小说、鼓词、戏曲,其中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宝卷》、越剧《梁祝》和川剧《柳荫记》最为知名,故事情节有了大发展。 《梁祝文化园》邮戳 (三) “梁祝”文化 据考证,“梁祝”传说起源地有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曲阜、甘肃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间、山东嘉祥、江苏江都、山西蒲州、江苏苏州等10多处;有关梁祝的古迹目前已发现读书处6个、坟墓10处、庙1座共17处。 《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日封图案 —梁祝文化公园“梁山伯庙夫妻桥” 《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日封图案 —祝英台故里江苏宜兴 《中国越剧艺术节纪念》首日封“梁山伯与祝英台” 1、《梁祝》戏剧。元代以来的梁祝戏剧主要有:元戏文辑本《祝英台》、明传奇《河梁分袂》、杂剧《祝梁怨》、昆曲吹腔《访友》、宁波戏《梁山伯祝英台回文送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川剧《柳荫记》、京剧《英台抗婚》、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百年越剧》小版张—梁山伯与祝英台 美术信封图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美术信封实寄封图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化蝶50年》首日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2、《梁祝》音乐。各类乐器演奏的梁祝乐曲有很多,如: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国蝴蝶”;排笛、扬琴、吉他、萨克斯、笛子、古筝、手风琴独奏和钢琴曲、协奏曲“梁祝”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成为中国最经典的十大音乐曲目,历演不衰。 《梁祝公园》纪念邮戳“化蝶50年”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50周年纪念 3、《梁祝》影视。主要有:邵醉翁、邵逸夫1926年5月导演制作第一部“梁祝”题材的无声黑白电影《梁祝痛史》;桑弧、徐进1954年编导建国后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新加坡出厂的40集电视连续剧《新梁祝传奇》;台湾出品的动画片《梁祝》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邮戳 —《梁祝传说》 4、流传海外。梁祝故事流传到国外最早的是属朝鲜、韩国,在五代十国至宋代时期,唐代诗人罗邺的七律诗《蛱蝶》已被高丽王国时代人编入《十抄诗》,其中有“俗说义妻衣化状”的诗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并且衣化为蝶。到中国宋代,高丽人编辑的《夹注名贤十抄诗》,在注释中加上了一段《梁山伯祝英台传》。到了十九世纪后期,梁祝故事更多地传到了亚洲各国,还被译成俄文、法文等。2003年,“梁祝传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二、主要人物 (一)梁山伯 台湾《梁山伯与祝英台》 男主角,东晋会稽人,时任鄮县(今宁波)县令。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后来祝英台被许配马家。梁山伯求婚不成,一病不起,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路边,祝英台出嫁时到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二)祝英台 台湾《梁山伯与祝英台》小版张 女主角,上虞祝家庄祝员外之女,天资聪颖,女扮男装上学,与梁山伯同窗3年,托师母作媒许嫁梁山伯。父亲将她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祝英台出嫁时到梁山伯坟前祭奠,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