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游戏说看体育美 - 第31卷第3 期
第 31 卷 第 3 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教 育 科 学 版) Vol. 31 No.3
2009 6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EDUCATION EDITION Jun. 2009
从游戏说看体育美
王 深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
摘 要:借助解释学游戏说的观点与方法,从体育文化本体这一角度,提出体育美在游戏者与体育“非形”世界
“物我两忘”的观点。运动技能、规则、赛程等作为体育存在的载体或要素,是体育“形”的存在,但不是体
育本身。历史游戏者的情感、理想、探索等这些构成体育“非形”部分的存在,才使游戏者沉溺其中,卷入其
中。而只有当游戏者沉浸于忘我的投入中获得独自体验时,才真正宣布了体育的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非
形”部分作为体育审美时至关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存在来把握。
关键词:体育美;解释学;游戏;非形
中图分类号:G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08 ﹣0627 (2009 )03 ﹣0105 ﹣05
体育(指最广义的体育运动文化)美在哪里,体育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一问题炙手可热。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美学爱好者已有过许多论证。有的从体育的外在形态提出“身体美”和
[1]
“运动美”是体育美学的研究内容; 有的则从体育的本质提出“悲壮美”和“崇高美”是体育美
学的重要特征。[2]尽管如此,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仍然方兴未艾,笔者也想借此文提出自己的疑
义,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大家。
一、体育审美中缺失的视角
对于任何一个审美对象,人们要从中感受到它的美,不管其内在包含多么深刻的思想含义,它
总是首先要以其色、线、形、声等生动的感性形式来作用于人的感官并使人作出美的判断。就像体
育给人的美,首当其冲的就是运动员健美的体形、流畅的线条、结实有力的肌肉、灵活敏捷的反应、
优美的姿态、迅猛的扑击、与器械的和谐一体……可以想象,如果离开这些身体美、运动美的生动
直观形式,人们是无法感受到体育美的存在的。
但是,我们若仅仅是从观赏者的角度去惊赞、惊叹运动员高超的体能、技能、技巧,甚至毅力
时,我们所欣赏到的美也许只是一种物象之美,一种“鉴赏”而已。美有物象之美和境界之美。物
象之美指的是具体对象的美,是一种有形的美,也可称为“感官型审美”;而境界之美则是超越感官
型审美而追求内在精神的一种诗意的境界、理想的人生。这种人生境界是人与其生活环境达到统一
的境界,是主客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就像孔子盛赞他的弟子颜回时所说:“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个“不改其乐”就是一种备受儒家
推崇的“境界之美”。
体育不仅仅是人类的工具、玩具,或者其他的外物,更重要的它是人的自身生活状态、存在状
态或者这种状态的一种表达。我们对体育审美不应仅看重其有形的美,更应透过这种运动技能——
物象的中介,卷入其背后意义的回味与感动,我们才可能从主客对立的“观赏者”变成主客相融、
物我一体的“审美者”,我们才可能与体育自身融为一体,体验 “忘我”的审美情感,从而在体育
的存在中滋养自己的身心,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收稿日期:2008 –10 –10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基金课题(JBS08044 )。
作者简介:王 深(1975-),女,福建福安人,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106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9
二、 游戏说的启示:体育的“非形”部分应成为体育审美时的基本视角
体育美的存在何以可能,就在于消除主客对立的状态,进入心如一,人与体育自身合一的境界。
那么,“体育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追问,并非对体育这一对象的外在形态、结构以及功能的追问,
也不是对其定义的探索,而是对体育本体是什么的追问。
在对本体进行研究时,解释学(又称诠释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