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专题四 议论类文章如何深说理
考情点击考场上,议论文段落一般的布局是1─2─1或1─3─1或1─4─1式。这前后的“1”分别是开头和结尾,中间的“2”“3”“4”就是要展开分析说理的段落。那么,这中间的“2”“3”“4”是如何写的?这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要么是三四个事例分别构成了三四个段落,形成了例子的堆砌;要么是分论点无章法无逻辑的平面发散。如2010年湖南卷写“早”的作文,有考生在议论文中间段落排列的分论点分别是:①早是勤,②早是青春活力,③早是希望。上述这种现象叫“分析论证平面化”,缺少说理的深入性。对此,阅卷老师很反感。请看两位老师的阅卷手记:
浙江一位阅卷老师这样写道:有些文章,总体构思尚可,角度也较新颖,但其论述时只是蜻蜓点水,隔靴搔痒,论述不深入,不到位,说理仅停留在表面,文章也就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好比一个外表英俊的人,谈吐却俗之又俗,很难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
湖南一位阅卷老师给2011年考生的意见是:反对平行展开,尤其是无中心的平面发散。
因此,中间的分析说理部分必须要深入、深刻。
佳作看台
“小议”浅阅读
(2010年全国卷Ⅱ高考优秀作文)
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阅读,可以激发人的志趣;阅读,可以活跃人的思维……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读书的方法都要求我们读书时要精读、细读、深阅读,要求我们必须“细嚼慢咽”,这就势必要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然而,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时间就是分数,时间就是前程,时间就是未来。因而学生都不愿将太多的时间花费在阅读上,久而久之,“浅阅读”便在学生之间流传甚广,那么,“浅阅读”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通过辨证分析的方式,结合古训及现实生活,提出问题,为下文蓄势。
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泡茶的过程。
在酷热的夏季,满头大汗的你最需要的就是一杯清凉的食盐水,因为它不仅可以帮你消暑降温,还可以补充你体内缺少的盐分。这就像是考场中的“浅阅读”,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自己所需的答案。然而在严寒的冬季,瑟瑟发抖的你最需要的则是一杯温热的茶水,因为它不仅可以帮你去寒升温,还可以驱除你体内的寒气。这就像是闲暇时的“深阅读”,慢慢品尝作者的思想,方能获益。因而在阅读时,我们应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到底是“浅阅读”还是“深阅读”。
结合生活实际说理分析,类比论证。以泡茶喻阅读,得出论点:阅读应根据自己的需要。
我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对于一个身在考场的人来说,你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深阅读;对于一个身在高三的人来说,时间不允许你去深阅读。因而在时间紧迫时,我们只能浅阅读,只能通过了解文章的大意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虽说“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但对于压力沉重的高三学生来说,追求一种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兴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而,对于“浅阅读”和“深阅读”的看法,主要在于你个人的态度和需要。
其实,我们阅读就是为了陶冶我们的情操,激发我们的志趣,活跃我们的思维,丰富我们的知识。虽然我们的目标相同,但达成目标的方法却不计其数,因而在阅读时,我们需要根据我们的需要,选择阅读的方式,比如“浅阅读”还是“深阅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这“黄金屋”和“颜如玉”需要各自的需求来追求,因人而异。
进一步深入分析说理,再次巧妙引用前人名句,收束全文简洁,再申观点。
总评
技法指要
本论部分的深入说理,即是说理方法与论证结构的紧密结合。本论部分的结构有三种:并列式、层递式、并列层递结合式。要使说理深入,最好使用后两种结构方式。因为后两种结构可以层层深入,引人入胜,还可以减少单纯使用并列式结构容易出现的“重影”“相互渗透”(交叉)的毛病。下面重点介绍一些深入说理的方法:
1.反向假设法
举典型事例后,故意假设出一种与事例相反表现的情况,从相反方向进行议论。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反面事例则从正面假设,得出的结论都可体现论点的正确。例如:有志者事竟成。(论点)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论据)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 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分析)
2.因果分析法
概述事例后,通过分析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指出事例取得结果的原因正是自己要证明的论点。如在论述“怀疑是一切学问的前提”时,可以举用华罗庚的事例,并且采用因果论述法:“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数学领域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果,正是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怀疑、科学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