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可霉素发酵液组合连续絮凝
引 言在盐酸林可霉素生产中,发酵液预处理效果对林可霉素产品的收率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对林可霉素发酵液预处理的一般流程为:草酸凝聚沉降发酵液y离心泵、管道输送y板框压滤机过滤.国外对林可霉素发酵液的预处理一般是采用高速离心法除去固形物杂质.虽然高速离心法处理的时间短,但高速离心机价格昂贵、结构复杂、运行和维护费用高,且分离效果有待提高,因此高速离心法目前在我国未广泛使用.国内对林可霉素等抗生素发酵液的预处理有预分散溶剂萃取[122]和双水相萃取[324]等方法,目前处于研究阶段;工业上对林可霉素发酵液的预处理普遍采用草酸凝聚法,其分离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除了草酸凝聚能力较弱外,分离过程问题未引起重视是一重要原因.絮凝分离技术由于其能耗低、设备简单、能强化液相中的杂质分离过程而广泛用于发酵液和污水的处理.絮凝分离技术的实验研究,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容器实验法(jartesting)[528],即烧杯加搅拌器的间歇操作方法.该方法只能反映间歇絮凝沉降过程,无法反映工业生产中的连续絮凝分离过程.将容器实验法的絮凝结果用于指导工业发酵液的絮凝分离过程,会带来较大的片面性.本文采用絮凝法对林可霉素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并针对容器实验法的不足,提出组合连续絮凝法,研究不同的絮凝分离过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为工业高效连续絮凝分离发酵液提供科学依据和新方法.1 器材和方法1.1 样品和主要试剂林可霉素发酵液实验样品(取自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林可霉素发酵车间);林可霉素对照品(纯度85.4%,中国药品生物检定所);絮凝剂: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800x104,日本进口);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900x104,山东淄博至胜化工厂);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1800x104,山东淄博至胜化工厂);壳聚糖(生化试剂,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g*L-1,32℃时黏度为2075x10-3Pa*s,天津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凝聚剂:草酸(化学纯,市售).1.2 实验主要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1525 Binary HPLC Pump,2996PhotoArrayDetector,美国Waters公司);色谱柱(SymmetryC18319mmx150mm,美国Waters公司);数显恒速搅拌器(SencoS312,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真空干燥箱(KWS-FIe2-B型,上海实验仪器厂);电子天平(Sartorious210g,北京塞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数控超级恒温槽(SDC-6,浙江宁波海曙天恒仪器厂);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nicoUV2000,上海尤尼柯仪器有限公司);高速离心机(AnkeTGL-16G飞鸽牌,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管道离心泵(FQ-60C,2850r*min-1,浙江丰球泵业有限公司);电脑恒流泵(DHL-A,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1.3 实验方法容器实验法虽然无法反映工业絮凝分离的整个过程,但能较好地评价絮凝剂种类及用量.本研究采用容器实验法对几种絮凝剂及草酸进行评价,然后使用絮凝效果较好的絮凝剂进行组合连续絮凝实验.絮凝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使用.1.3.1 发酵液絮凝操作方法 絮凝方法参照容器实验法[5].在温度20℃、pH为3的林可霉素发酵液中加入絮凝剂,先以400r*min-1搅拌30s使絮凝剂迅速均匀分散到发酵液中,再以40r*min-1搅拌10min以利于絮体的生成.搅拌完成后取絮凝发酵液进行沉降和过滤实验.1.3.2 絮体沉降速率测定 沉降10min,测定发酵液固液相界面下移的距离,计算得絮体沉降速率.1.3.3 絮凝发酵液过滤速率测定 取相同体积的絮凝后发酵液用滤纸常压过滤30min,测定通过漏斗的滤液量,计算得絮凝发酵液过滤速率.1.3.4 滤液透光度测定 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滤液的透光度,吸收波长取610nm,以水作为空白对照[9].1.3.5 滤液中林可霉素浓度测定 林可霉素浓度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10].1.3.6 高效液相色谱待测样品预处理 采用高速离心沉降和微孔滤膜过滤除去待测样品中的悬浮杂质1以10000r*min-1离心沉降待测样品10min,取上清液通过孔径为0145um的滤膜过滤.滤液作为高效液相色谱待测样品.1.3.7 组合连续絮凝法 组合连续絮凝法是本研究提出的新方法,它将发酵液的输送过程和絮凝过程有机结合为一体.其实验路线见图1.在图1的实验路线中,混合器采用静态混合器,柱形絮凝器为列管式结构(单根管的高径比在5~500内选择),发酵液输送推动力由小型离心泵提供,使用恒流泵将絮凝剂溶液从泵入口或混合器入口加入.絮凝柱内流体流量为1L*min-1,平均停留时间为10min,絮凝剂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