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冰岛与河南茶商那些事儿
冰岛与河南茶商的那些事儿 总结冰岛在普洱茶中火爆的缘由:其一是赶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顺风车:其二是普洱茶每七年一个小循环,2011年到2014年正是行情好的时候:其三是控制了古茶树的核心资源:其四是初制工艺水平的提升。各种好事儿都赶到一块去了
迷上普洱,源自冰岛茶
2010年6月,一位弃大学教职转而事茶的友人到访行知茶文化讲习所,知道我在从事茶行业的教育培训,特意携带了一个小小的铝箔自封袋装的茶叶,说是给我做教学用样品。虽然已经历了2002年、2007年普洱茶在河南的两次大起大落,自己也深受普洱熟茶的恩惠,养好了胃,却依然对普洱生茶知之甚少,已经遍访了各大茶类的名茶产区,却还未曾起过赴云南访茶的念头。这一小袋茶,也被我随手放在书架上,一搁半年,都未曾多瞧过它一眼。直到有一天,读书之余,无意中再度瞥见了这袋茶,便顺势拿到手拆开泡来喝,轻啜一口茶,清凉、甘冽、柔美的茶汤如丝般的滑入喉底,顿时怔在那里,直觉告诉我,这是一款绝不亚于任何一种名优绿茶的绝妙好茶。着急忙慌地抓起电话打了过去,听简里传来提示:“你拨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请稍后再拨!”一连多次拨打都是同样的结果,这让我的心情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各种猜测都难以说服自己,原本午后这惬意的读书品茗时光,从未变得这般难熬和漫长。直到将近傍晚时分,老友的电话终于回了过来,已经顾不上寒暄,直接追问:“你上次送给我的是什么茶?”“冰岛啊!我现在就在冰岛收茶”老友回答。许久以后我才知晓,当时的冰岛通讯设施落后,只有在寨子里的一棵大青树下才有信号,于是外来的茶商都是到了中午或傍晚时分,不约而同地往这棵寨子里的风水树下跑,美其名曰:集中办公,更被公认是整个寨子里上风上水的宝地。我得承认,就是从那一刻起,冰岛茶的种子在我的心田里慢慢发芽,催促着我早一点动身,去往那七彩云南之地探访普洱。老友也一再在电话里邀约:“你来吧!我招待你。”
世间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愈是渴望愈是不可得。从2011年起,每年春秋两季,都带着学生去往云南访茶,兜兜转转,却一直在滇南的西双版纳江内、江外的六大茶山的地界。每次提起来要去冰岛,版纳做茶的茶友都好意规劝:“别去了,冰岛都让河南人包了,你去也买不到。”我叹口气:“我就是河南人呀!”闻听此话,大家连忙说:“那你应该去,都是你的老乡。”我喃喃自语:“我的老哥哥一直在冰岛等着我呐。”
其间,老友每年春秋两季从云南回来,都不会忘记给我送上自己做的冰岛茶,从聊天中得知,老友是随同郜鸿亮先生一起在冰岛承包的古茶树,还送了一本自己编写的小册子《冰岛村制茶记》,喝着冰岛茶,翻看着这本充满了河南方言俚语的小册子,像是打开了一幅活色生香的民俗画卷,看得人笑出了眼泪,愈发勾起了深深的向往之情
老友所讲的郜鸿亮先生,在河南茶界早就鼎鼎大名,1984年安徽农大茶学系专业科班出身。自打承包了冰岛古茶树后,所出的冰岛茶每年在河南国香茶城举办的普洱品鉴周上都是明星产品,摊位总是被喜爱冰岛茶的茶友们早早占据,围得水泄不通。说来有趣,虽然与郜鸿亮先生早就相识,但素来不喜热闹的性情使然,每每路过楼下郜鸿亮先生的茶店,隔着玻璃窗瞅见高朋满座,总是想着以后机会有的是,竟是很少驻足。关于郜鸿亮先生和冰岛茶的相关报道,倒是在河南本土的强势媒体《大河报》上经常见到。国内普洱茶圈子,更是各种逸闻、传说满天飞。短短几年间,冰岛竟在身价上力压老班章
2014年9月下旬,我们一行人终于踏上前去冰岛的路上。到了双江县勐库镇,老友安排的地接阿龙母子,因为我们开的别克商务车能否上得了冰岛起了争执,最后的结果是阿龙母子合开一辆他们自家的皮卡车带路,我们一行中分出几个人坐皮卡,另外的人搭乘有着30年驾龄的老司机刘老师开车。临行之前,阿龙犹豫了一下,还是果断带上了救援绳,然后出发去冰岛。出了勐库镇转上山路,石子铺就的路面虽然崎岖不平,却也勉强可以前行。待到行至已经改名叫作“冰岛湖”的南等水库,路况一下子变差起来。行至中途,正在整修道路的挖掘机挡住了去路。午饭时间,挖掘机让开去路,已经排出几百米长的车队一溜烟儿穿过去,顺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直上高山上的冰岛寨
直到后来,待我亲自拜访郜鸿亮先生的时候,才看到了一些珍贵的照片,2011年之前要上冰岛,唯一可乘的交通工具就是拖拉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冰岛老寨,短短数年的时间,已经旧貌换新颜,之前没有一栋楼房,如今全都是漂亮的别墅,已经完全看不到2011年之前那个破烂不堪的村寨,一如郜鸿亮先生所说的:“精准扶贫。”翻捡普洱茶的书籍,最早详细介绍冰岛的是云南本土的学者詹英佩2010年出版的《云南双江》一书。2011年之前,承继了自明朝起勐勐土司私家茶园荣耀的冰岛茶,虽然名声在外,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冰岛寨困窘的处境
自2011年,来自河南的三位茶商承包了古茶树之后,短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