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狂人日记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外国文化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摘要 鲁迅作为现代文学的领导者,他的文学创作中受到了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是其中影响最深刻的还是果戈里和尼采,所以这里主要探讨下果戈里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关键字 鲁迅 外来文化 果戈里 尼 鲁迅(1881-1936),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无产阶级民主战士。鲁迅的作品一方面揭露和批判了中国旧社会的黑暗、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强压在国人身上的精神枷锁、旧中国人民的劣根性、民众的、麻木不仁和缺少民主觉悟性;另一方面他倡导个性解放,呼吁个人自觉敢于参与社会变革,并且和封建势力及反动派进行抗争。他不仅对中国民族文化有很好的发扬,且始终采取开放的文化态度,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而这些外国文化对鲁迅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俄苏文化、日本小说、尼采的哲学思想、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西方的象征主义及浪漫主义对他的影响尤其较大。在各国文学中,鲁迅最为关注的就是俄国的作品,因为中俄两个国家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相似处,两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时代情绪上也有某些相似处。但在俄国文学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惨烈、安德烈夫的惊恐、勃洛克的基督式悲悯、在中国文学中很难找到,也许是鲁迅从中找到了一丝光亮。在绝望中的人,若能苦苦斗争,不惜与黑暗抗击,甚至同归于尽,那么生命的力量就显得格外强大了。鲁迅不仅翻译了许多俄苏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来,并且还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许多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俄苏文化的影子。俄国作家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中写狂人波布里希钦的出世,喊出了被侮辱、被损害、被摧残的小人物内心的不满和愤怒,反映了在沙皇统治下,在农奴制度的桎梏下,俄罗斯人民内心的痛苦与叹息、哀鸣。它用“狂人日记”的形式来表现人物性格与主题思想,这给了鲁迅重大启发这种艺术构思和表现形式直接影响了鲁迅写出同名小说《狂人日记》,但是鲁迅的这个中国狂人又与俄罗斯狂截然不同,它表现的是对于旧制度吃人本质的深沉的忧愤,将矛头直接指向整个封建旧制度,呼喊、反抗、斗争。鲁迅先生塑造的“狂人”与果戈里笔下的“狂人”在对现实的批判上确有相似之处,作者都是借主人公狂放不羁、荒诞杂乱的言语写胸中块垒,倾吐不平与愤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日记体形式。但中外文学上的两个“狂人”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艺术典型。前者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礼教斗士,后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俄国官场的某些黑暗,归根结底却是渺小的个人主义者。前者的“救救孩子”是要掀掉“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延宴”,后者更多的却是力图挽救自己于穷困潦倒的境地,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上述种种,正是鲁迅比果戈里“忧愤深广”之主要所在。鲁迅的《狂人日记》固然明显地取法于果戈里的同名小说,但鲁迅对旧世界弊害的深入发掘和彻底否定,使他的小说的现实主义有了极其丰富的历史内涵,与十九世纪一般的现实主义有显著的不同。   鲁迅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忧愤深广。它与果戈里的的《狂人日记》,在主题、人物、情节、风格、语言这些方面有什么渊源呢?从思想内容上看,都是把揭露、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制度,控诉封建制度对人的迫害。   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在于揭露沙俄时代封建统治制度对人的迫害,对小人物表示同情;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揭露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呼唤年青人站起来拯救未来。相同之处是都带有普通人不同的狂人色彩。不同的是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写的单纯是个受迫害至疯的小人物,而鲁迅的《狂人日记》写的是个反封建的战士。主要表现在:发狂的原因不同。果戈里小说中描写了发狂的原因是受不住俄国官僚等级制度,失恋、对科长的女儿单相思、痛极至疯,是因为个人受压抑发疯。鲁迅小说中的狂人是反封建统治受到迫害而发狂,旁边人把他对封建社会的批判看作是疯话,把他的反封建行为当人疯子行为,是痛极至疯。发狂的程度,发狂的表现不一样。波普里希钦的行为真正是疯子,如:他看懂狗写信……他以上等人自称,看不起下等人,认为自己是上等人,生活目的是为了当上校、将军,是只关心自己的卑微的小人物。鲁迅笔下的狂人是封建地主家的知识分子,敢于“成年流水”铺子上踹上一腿,不是因为个人私利而疯,不为世人所容,精神压抑导致发疯,没有完全丧失理智。“语多错杂无伦次”兼具发狂和清醒两重性,以清醒为主,用狂人做掩护,尖锐、泼辣地揭露封建本质,原型来自多个人。鲁迅塑造狂人形象既借鉴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但不以现实生活中的两类人原型。对未来的要求不同,果戈里的《狂人日记》最后清醒后发出悲哀的哭泣:“救救我吧!把我带走吧!”带有一种悲观厌世的情绪。而鲁迅笔下的狂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是战斗作品。   在艺术形式上有相同也有差异,都是日记体裁,都用第一人称。但在日记体裁运用有两处不同:鲁迅的《狂人日记》创造性地加了个序,是阅读小说的钥匙,使作品具有客观性和可信性;鲁迅的小说一改果戈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