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石渣制粉案例
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200MW机组
烟气脱硫改造工程配套电石渣干燥制粉装置系统
技术方案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二○○二年六月
目 录
1、工艺流程
2、主要设备介绍
3、电气及控制
4、设备一览表(两条线)
5、公用工程消耗(两条线)
5.1蒸汽消耗
5.2压缩空气消耗
5.3电量消耗
附件一、PD流程图
1、工艺流程
电石渣干燥制粉技术是兰州瑞德干燥技术有限公司,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组合干燥技术,主要由一级桨叶预干燥和二级微粉干燥组成,电石渣干燥系统流程见附图。工艺流程介绍如下:
前段工序来的电石渣原料湿含量为38%(wt)左右,分成两路,并通过两台双螺旋加料机、两台皮带输送机连续均匀地进入两台间接加热桨叶干燥机内。在0.3MPa(G)饱和蒸汽的间接加热下,水分迅速蒸发。一级干燥后产品水分的控制通过调节桨叶干燥机溢流板高度来实现。因电石渣的粒径较细,干燥过程中蒸发的水分由排风管排出时夹带较多,需用湿式除尘器洗涤后才能排空。
经预干燥后物料的湿含量降低至12%(wt)左右,为松散的粉状物料。两股物料合并后,由输送螺旋机送入微粉干燥机进行二级干燥。
经一级干燥后的物料由螺旋输送机连续均匀地加入到微粉干燥机后,在干燥机底部的回转搅拌器和热空气的共同作用下,物料被迅速干燥打散。干燥后的物料随热风在干燥机内部旋转上升,在干燥机的顶部装有分级器。微小的颗粒通过分级器被热风带出干燥机后,由后续的分离装置收集;大的颗粒与后续的湿物料混合后被进一步粉碎。由于干粉与湿物料的反混,改善了粘壁和成团现象。经微粉干燥后物料的湿含量降为1.5%(wt),成为合格产品。
产品的回收采用旋风分离器—袋式除尘器两级回收系统,除尘器均带有密闭的卸料器,确保车间没有粉尘飞扬。
2、主要设备介绍
2.1桨叶干燥机
SK型桨叶干燥机是兰州瑞德干燥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种间接加热型干燥机,较传统的盘式干燥、流化床干燥、气流干燥有诸多优点,其核心设备是SK型间接加热桨叶干燥机(也称双轴搅拌干燥机)。具体介绍如下:
2.1.1结构
SK桨叶干燥机主要由热轴、机身、端板、上盖及传动系统等组成,其结构见图1。桨叶干燥机采用水蒸气作为热源,工作时干燥机的两根空心热轴和空心夹套都通入蒸汽,通过器壁对湿物料进行加热干燥。同时,湿物料在空心热轴的搅拌下逐渐向出料口移动。
图1 SK桨叶干燥机结构示意图
2.1.2特点
SK型桨叶干燥机有以下特点:
⑴搅拌均匀,干燥效果好。
SK桨叶干燥机在工作中两根热轴不仅是主要加热面,而且不停的转动,物料得到最大限度的混合,物料的干燥效果优于盘式干燥。
⑵热轴可相互啮合,具有自清理作用,可防止物料粘壁。
经验表明,滤饼状物料粘结性很强,极易粘附在传热面上从而影响传热及干燥效果。SK桨叶干燥机的两根热轴相互啮合,当物料粘附到一定程度后可自动清除,从而避免了干燥过程中传热与干燥的恶化。
⑶能耗低,操作费用小
SK桨叶干燥机的热效率高达90%,操作费用仅为气流干燥及微粉干燥等热风型干燥器的30%。
⑷粉尘夹带小,物料损耗少
SK桨叶干燥的排风主要为水蒸汽及少量载气,其排风量仅为热风型干燥排风量的八分之一,而且排出气体主要为水蒸汽,所夹带的物料易回收,粉尘回收装置小,设备简单。
⑸设备占地面积小,设备总投资少
虽然热风型干燥设备的投资小,但其附属设备较多,有空气加热器、旋风除尘、袋式除尘等多台设备,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高于SK桨叶干燥的投资,且操作维护费用高。因此总投资高于SK桨叶干燥机。
⑹设备操作弹性大,运行平稳可靠
采用SK桨叶干燥有多种手段控制干燥程度,而且由于附属设备少,因此操作简单,运行平稳。
2.1.3技术水平
国外对这类设备的开发始于60年代,首先由西德开发成功,后日本购买其技术,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日本奈良公司是此项技术的代表,其先后开发出T型(双轴)和W型(四轴)两大类多种规格产品,在石油化工、染料、食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80年代国内开始间接换热型桨叶干燥(冷却)机的研究。有组织、系统化的大规模开发工作开始于90年代,大连4万吨/年聚丙烯粉末干燥机的消化吸收是间接加热型桨叶干燥机发展的里程碑。1990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国产化办公室组织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北京石化工程公司等单位开始了聚丙烯粉末干燥机的消化吸收,先后完成引进设备测绘、传热软件开发、轴功率计算、热轴开发等多项攻关内容,掌握了桨叶干燥机的结构及技术核心,开发出一套设计、计算方法,完成2.5m2、10m2、15m2、25m2、60m2、105m2、115m2、125m2、140m2、160m2、180m2等多种产品的开发,建成国内第一套桨叶干燥(冷却)试验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