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想与德育并肩生活与德育同行.doc
理想与德育并肩 生活与德育同行
——上海考察感悟2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 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
河源市源城区东埔中学 李杏芳
此次上海考察着实让我大开眼界,获益匪浅,感悟也颇多,上一篇就大方面谈了几点,下面就具体方面再谈几点,就算是抛砖引玉吧。
一、理想追求是做好班主任的基础
上海青浦中学的王宝明老师在他的汇报《坚持目标管理 彰显教育特性》中提到“教育不可能理想化,但教育者不能没有理想”,我深有同感。因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伟大的工程,教育对象是一个个千差万别的孩子,要把这些孩子教育成才,需付出很多努力,甚至付出努力也不一定能让他们成才。这就注定教育不可能理想化。但作为教育者,特别是班主任,不能没有理想。因为班主任是教育的中坚力量,没有职业的理想追求,就没有奋斗的原动力,工作起来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纯粹是为混饭吃的教书匠,注定会失败。班主任比普通老师要辛苦千倍万倍,所以,应对教育的现状和现实有更清醒的认识,但不管成功的教育之路有多难行,哪怕是风雨兼程,只要坚定教育信念,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就会有勇气走下去。
我们河源是广东欠发达地区,工资和福利待遇与珠三角地区相差甚远,我们学校又是普通高级中学,硬件设施设备还不够完善,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素质及家庭环境都比较差,所以班主任工作想要做好就更为艰难。但我相信自己能够坚守那份清贫和淡泊,迎难而上,安教、乐教。虚心与培训班的各位兄弟姐妹交流学习,诚心向于漪、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专家学习,有意向他们靠拢,怀抱“不求个个上大学,但求个个做好人,个个成有用之才”的职业理想,为学生以后的人生之路走得更稳更宽打基础,甘愿做他们的铺路石。
二、目标管理是管理好班级的基础
王宝明老师的班级目标管理确实彰显了教育特性。教育犹如一艘巨大的航船,班主任是船长兼舵手,科任教师是船员,而学生则是船上的船客。航船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不知飘向何方,这样永远也到达不了彼岸。所以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确立班集体建设目标是基础。“健康、热情、进步”这样的班级建设目标最适合我们普通高中学生的实际,因为就学习成绩而言,他们是没有优势的,但只要班主任引导、设计得好,“健康、热情、进步”是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的目标。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的目标就是好目标。
回想自己走过的班主任之路,在班级管理这一块,也不乏目标管理,但效果为什么就不那么明显呢?我总结出三点:第一,目标太宽泛,没有具体化;第二,没有具体得力的措施;第三,不是用情去做。王宝明老师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因为他能在大目标的前提下,将目标细化,细到编座位和值日这样的小事都有明确的目标,并能把这些目标落到日常班级管理事务中。上海青云中学的童莹莹老师说得好:“班主任工作用力去做,只能做到合格;用心去做,才能做到优秀;用情去做,则能做到精彩。”我们是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当然要做到精彩这样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很不容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活动平台是生活德育的关键
去上海考察之前,王蕙老师就跟我们讲过生活中的德育,如何抓住一些生活细节作为德育的契机。如今也提倡德育生活化,实际上德育就是生活,德育就是行动的过程,所以应该把德育回归生活,让德育生活化。有人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很难用知识来弥补。” 这话说得好,学校育人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管理上学会自理,在知识探求中学会自主,在品格修养上学会自律,在志向追求上学会自强。
上海市优秀班主任的经验汇报充分体现和印证了生活中的德育。如新北郊中学施文芳老师《巨款失踪之后》,敬业初级中学李晓灵老师《当青春萌动的温度渐渐升高》,蓝田中学陈晔老师《瓷之魅 国之粹》所讲述的都是生活中的故事,他们很好地抓住了教育契机,对学生施行德育,收到良好效果。
这些生活中的德育大多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生命在于运动,教育在于活动”,生活德育观倡导德育以活动为中心,一切德育活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上海市大同中学平蓉旎老师《让志愿者服务成为一种习惯》,陆莉萍老师《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所介绍的都是通过搭建活动平台来实施德育的典范,特别是陆莉萍老师开展的系列主题活动别具特色。通过丰富多彩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他们的主体能力,让他们的生命潜能在丰富多样的自主活动中得以充分释放,培养学生对待世界、对待社会和对待自己的态度体系。其实,学校的一切活动,如升旗仪式、班队活动、晨会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创建活动等,都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些德育活动如果能坚持做到系列化、制度化、阵地化,努力构成一个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立体化的德育环境,那么学生就能在耳濡目染中实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