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技术及制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MD技术及制程

IMD技術及制程 随着IMD(IMS)应用材料的发展,光固油墨生产和制造IMD(IMS)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且有较高的质量水平,现在我们就光固化油墨在可成型表面装饰IMD(IMS)技术上的应用为大家做一介绍。 一、IMD的组成   1.材料   包括片材、树脂、油墨三部分。   2.设计   (1)图文构架的设计。(2)成型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3)注塑模浇注口位置和形状的设计。   设计注塑模浇注口的位置,应考虑在注塑时,使PC注塑料不能直接冲击到印刷油墨的印迹上,从而保证注塑后油墨印迹的完整清晰和挺括性能。如果在注塑后,油墨印迹上出现水纹、流散、扩散、飞油等现象,就应该考虑改进注塑口的位置和形状及注塑模的整体结构。此外,还需调整注塑料的温度,使其达到印刷油墨可以承受,同时又能保证PC料、PC片和印刷油墨具有良好附着力的最佳状态。这一点,不单是对UV油墨,对溶剂型油墨更应该考虑,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3.生产过程   包括印刷、成型、注塑三部分。 二、IMD的印刷及制作流程   1.丝网印刷、覆膜、成型注塑法   制作流程:PC片背面印刷溶剂型或光固化型IMD专用油墨→干固→油墨印迹面整体热复合薄膜→高压冷(热)压成型→模切废边→注塑料的预热处理→注塑→完成部件。   2.丝网印刷补助剂成型注塑法   补助剂:用柯图泰公司生产的AQUATEX SC水性网印粘合胶。   作用:可提高PC片、油墨和注塑料(树脂)之间的结合力。   方法:PC片背面网印IMD专用油墨→干固→PC片印墨面整体网印水性补助剂→高压冷(热)压成型→模切废边→注塑料的预热处理→注塑→完成部件。   3.工艺流程   网印IMD(IMS)油墨→干固→复合PC薄膜→成型→切边→注塑成型→完成。 三、溶剂型油墨和光固化型油墨在IMD网印中的区别   1.溶剂型油墨   采用溶剂型油墨网印IMD的PC片后,需在遂道式且具有良好通风的三级干燥机中烘干。三级的最后一级干燥,建议在90℃恒温下烘干3-5h。因此,溶剂型油墨的生产周期长,且一旦油墨的干燥程度掌握不好或不佳,就会给最后的注塑成品率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为溶剂型油墨印后干燥不完全、不彻底,在油墨中残留溶剂,此溶剂在注塑模内受热的条件下,溶剂无法跑掉,就会向油墨内外散发,在溶剂蒸气压力大的情况下,油墨就会向四周扩散而造成“飞油”现象,使图文周边模糊,严重者印刷的图文全部扩散、飞溅形成向四周散射性的“花纹”(具体制作工艺,请参阅《丝网印刷》2000年第4期“IMD技术及IMD技术专用油墨的推广应用”一文)。   2.光固化油墨在IMD技术上的应用特点   1)可实行自动化印刷,生产效率高;2)UV油墨光固化只需几秒或十几秒,固化速度非常快;3)可网印更精细的线条,分辨率高,且墨层较薄,印刷面积大;4)注塑前,UV墨印迹上若不覆膜,也不会产生印迹油墨“飞油”现象;5)整个操作系统容易控制,UV油墨因溶剂量较少,故不需长时间蒸发或烘干溶剂过程,因而,注塑时,油墨受热就不会产生“飞油”现象。 四、诺固IMD专用光固化油墨的使用   1.印刷参数的选用   丝网目数选用120-165目/cm单丝聚酯丝网,可根据具体情况按图文精细度及下墨量而定。   网版的张力大于20N/cm左右。   胶刮的硬度为70-80°。   采用耐溶剂型的毛细18感光膜片或感光胶制版。   2.UV光固化要求   1)PC薄片在带有IR辐射的UV固化机内,会因受到IR的热辐射而挠曲、变形,为此,对UV固化设备就有更高的要求。   2)诺固IMD光固油墨所适应的光谱波长一般在300-400nm之间,其光波峰值为365nm最佳,因为在365nm下光固油墨里的引发剂最活泼。其UV灯的功率为120W/cm或2支80W/cm的UV中压汞灯或金属卤素灯,如果PC片是耐高温的或PC片在高效UV机内较快地通过,可减少IR对PC片的冲击变形。   为什么PC片在UV机内会受IR辐射变形呢?   其原因是:市售UV机的光照系统中,目前的中压汞灯与反射罩有聚焦型和非聚焦型两种,对于这两种结构的反射罩,在反射要求的紫外光波长的同时,也同样将IR热辐射线反射在PC片上,尤其是当过UV机速度慢的情况下和印白色(对光全反射)及黑色(对光全吸收)油墨时,PC片就更容易挠曲变形。   这两种反射罩的结构特点是:聚焦型反射罩所反射的UV光线能量集中,光固化的效率高,有利于厚墨层的油墨固化,可使油墨的深层达到固化,这种聚焦反射罩,尤其是反光白色油墨和吸光黑色油墨适应性更好些,在同功率、同等条件下,聚焦型比非聚焦型的穿透性能更强些。但这两种结构的反射罩都会产生较高的热能,容易使PC片受热挠曲变形。   怎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