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先进战机研究
世界先進戰機研究 環工一A 柯博薰 4980N044 蘇智煒 4980N015 沈迪彥 4980N022 王柏翰 4980N058 何謂戰鬥機 戰鬥機是指主要用於保護我方運用空權以及摧毀敵人使用空權之能力的軍用機種。特點是飛行性能優良、機動靈活、火力強大;現代的先進戰鬥機多配備各種搜索、瞄準火控設備,能全天候攻擊所有空中目標。 世界上公認的第一種意義上的戰鬥機是法國的莫拉納.索爾尼愛L型飛機。它由於裝備了法國飛行員羅蘭·加洛斯的「射擊斷續器」,稍微解決了飛機在機載機槍射擊時被螺旋槳干擾的難題,使飛機第一次在飛行員可以專心駕駛飛機去攻擊對方,同時也不需要另外配備機槍手。但是這個系統會造成子彈的射速變慢。這種設計後來在德國空軍的手上大放異彩。 初露鋒芒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軍用飛機首次出現在戰場上,主要負責偵察、運輸、校正火砲等輔助任務。在戰時,敵對雙方的飛行員相遇時,往往利用五花八門的各種武器互相攻擊,例如手槍、石頭等,企圖擊斃對方的飛行員,這就是空戰(Combat)最早的起源。 1915年4月1日,羅蘭·加洛斯駕駛裝備了偏轉片系統的莫拉納?索爾尼愛L型飛機擊落了一架德國偵察機。取得了戰鬥機空戰的第一次勝利。隨後,德國的「福克E3」式(外號信天翁)由於裝備了性能更好的機槍同步射擊裝置,以其優異的飛行性能和更猛烈的火力,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性能最好,擊落飛機數量最多的戰鬥機。這個階段的戰鬥機還處在萌芽期,結構多以木材加上布料蒙皮構成,機翼從單翼到三翼都很常見,主要的武器多半改自陸軍使用的輕機槍。 不過在這個時期影響未來空戰頗大的一項發明就是機槍同步射擊裝置。這個由荷蘭所發明的裝置讓機槍的子彈能夠在轉動的螺旋槳間隙中射出,飛行員完全不用擔心子彈會與螺旋槳撞擊的危險,而機槍的設置位置能夠接近飛行員的瞄準線,從而提高準確度,但射速慢則是缺點。到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戰鬥機的基本型態大致上已經有了雛型:以小型機為主,強調運動性,需要有向前射擊的固定武裝。 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戰鬥機不僅僅擔任阻止轟炸機的任務,也推翻轟炸機可以通過一切防衛的理論,大戰開始前,許多國家對於戰鬥機的發展強調攔截對方的轟炸機,飛行速度的重要性放在優先地位,也因此早期美國陸軍是以「驅逐機」稱呼當時的戰鬥機,而蘇聯以「殲擊機」稱呼戰鬥機。在大戰結束前,戰鬥機的發展已經到達一個頂峰,並且開啟另外一個世代的來臨。短短幾年之間,戰鬥機使用的發動機出力從數百匹直線上升到超過兩千匹馬力,速度直線上升到接近音速的區域,航程超過2000英里,最高升限到達4萬英尺。 德國的Bf 109 英國的颶風 美國的P-40 蘇聯的MiG-3戰鬥機 進入噴射時代 1930年代螺旋槳性能的極限已經在試驗環境下被了解知道,替代推力的研發在許多國家相繼展開,其中又以德國與英國的腳步較快,他們以各自的技術開發出第一代噴射發動機並且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讓噴射戰鬥機正式服役。美國的對於噴射發動機的認識不深,起步較慢,直到英國提供藍圖與樣品之後,美國才開始加入發展的行列。蘇聯則因為戰爭的關係而中斷相關的研究。日本除了有少量本身的研究成果之外,也獲得來自德國的資料與樣品協助發展。 即使大戰結束前已經有噴射戰鬥機服役,雙方並沒有機會與對手作戰,直到1950年韓戰爆發時,徹底轉變戰鬥機與空戰的型態。韓戰之後,噴射戰鬥機迅速在各國取代螺旋槳,成為第一線裝備,除了極少數的區域衝突,像是足球戰爭之外,噴射戰鬥機之間的戰鬥已經成為常態。 進入噴射時代之後,除了動力系統的改變以外,尚有其他的系統的加入逐漸改變戰鬥機的功能,戰術與性能。 比較重要的包括: 雷達,飛彈,後燃氣,線傳飛控,低可偵測性(又被稱為匿蹤或隱身 ) 世代劃分 從噴射戰鬥機開始服役之後,出現對於各種戰鬥機在發展歷史上世代劃分的說法,常見的劃分方式有很多種,劃分的基本原則是以較為普遍的共通點作為世代劃分的分野。這些分類的方式並非絕對,同時沒有統一或者是絕對的說法。 第一代 第一代戰鬥機可以追溯到二戰末期服役的機種開始,此一時期的噴射戰機主要是爭取速度上的優勢。這些戰鬥機是最初使用噴射發動機為動力,擺脫螺旋槳在接近音速時的上限。在性能上,第一代戰鬥機的平飛速度比螺旋槳飛機要高,航程則受到發動機的效率的影響而較差,水平運動性能也較弱,對油門改變的反應低,發動機的壽命受到材料與設計的影響,也不如當時最好的活塞發動機。平飛的最大飛行速度在音速以下,武裝承襲自二戰,以機槍或者是機炮為主,並且能夠攜帶副油箱、炸彈與火箭彈等武器。當第一代發展到後期階段,部分1930年代的技術與科技研究成果陸續的被運用,包括後掠翼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