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点金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间艺术的点金石

民间艺术的点金石 民间艺术的点金石   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始创于明末,清代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期,有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画版数万之说。如今杨家埠木版年画同开封朱仙镇、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民间四大木版年画。   几年前,上海大学的吴信训教授曾来到潍坊,他发现,在当地政府专为杨家埠年画建立的风俗园区里,年长的传人正为游客当场制作年画,但参观者却寥寥可数。一张由传人亲手印制的年画,在那里只卖2元钱。   如今,几十元的裱费、十几元的包装盒,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让原本廉价的杨家埠年画成了国际会议中最受外国专家喜爱的中国礼品之一。吴信训解释:这就是中国民间艺术的普遍现状,我们不缺乏艺术家和艺术,但疏于包装和打造成熟的产品。   目前,我国大部分民间艺术能够专心于原始的生产,但缺乏与艺术品市场之间的沟通。   昆曲的大雅大俗   上海西面,有个朱家角。   与众多江南水乡不同的是,朱家角的旅游兴盛是近十多年的事。上世纪末,上海一批热衷于地下摇滚乐的年轻人,在大都市里失去了依附,便退而居其郊,来到这个当时房租便宜且商业尚不发达的古镇。   由此带来了朱家角的兴盛,也带来特别的文化氛围。夏夜,伴着在街市中流淌的河流,在石阶上聊天的人中,常常坐着你意想不到的音乐家。   课植园是镇上最大的庄园式园林建筑,原园主马文卿,故俗称马家花园。7月初的一个夏夜,一场实景昆曲牡丹亭在此上演。   这场由音乐家谭盾、舞蹈家黄豆豆和昆曲表演家张军联手打造的实景昆曲,已成为当地乃至上海的知名文化节目,往往一票难求。演出时间原本定于每年春、秋两季的周六晚上,但今年春天的闭幕演出挪到了7月初,因为供不应求。   戏台在园林中的八角亭内,回廊蜿蜒,竹林深处,风拂弱柳,营造出杜丽娘的生死轮回和柳梦梅的梦中缠绵。看台与亭林相隔一湾窄窄的湖水,夕阳西下的时候便闻戏锣敲响。演员在湖边长吟,倒影在湖水中旖旎。   整个看台能容纳约300名观众,票价分为多个档次,从最贵800元到最低的学生票50元均有。以平均票价250元计,每场演出的收入在75000元左右。给朱家角带来的餐饮、住宿以及旅游商品的收入不可小觑。   在市场化演出中,昆曲的包装和推广已经相当成熟。   2009年7月,上海昆曲团副团长张军在茂名北路一处高档餐饮会所,开设了厅堂版的《牡丹亭》。这场演出最引人关注的便是其高端定位。   彼时,要想欣赏这出《牡丹亭》需要花费千元,如果企业包场要四五万元,但座位仅30个。在张军看来,昆剧艺术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小众艺术,而会所昆曲的演出方式,很适合昆剧面向精英阶层和高端商务人士。   无独有偶,早在2007年,北京也推出了皇家粮仓版《牡丹亭》,每场仅50座,包含晚宴的最高票价高达1980元,吸引了包括驻华使节、文化学者、商界领袖等精英人群。   多媒体南京版《牡丹亭》在位于南京熙南里的21会所开始试演,不对外、不单独售票,会员的商务包场费用算下来,也是人均消费千元。   张军本人还曾举办过一次当昆曲遇上拿破仑的雅集,他唱昆曲,中场休息的时候,请品牌经理给来宾介绍如何品尝拿破仑干邑。这样的合作甚至被用到一款拿破仑干邑限量版的中国发布会上:某品牌在上海的法国总领馆里发布,张军则以此为灵感特别编排了一套演出。   2010年世博会后,张军逐渐将自己的演出阵地转移至朱家角的园林版牡丹亭。这出8个人的《牡丹亭》,经济收益抵得上一个普通剧团全年的演出。园林版《牡丹亭》的观众里,95%不是传统的昆曲观众,而是他口中的戏曲白丁。   江苏省民协驻会副主席张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园林版《牡丹亭》是一出很好的剧目,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也考虑到了观众的不同层次,难怪会取得成功。   夏布画的传承   古代的中国画也经历过一个在画布上作画的阶段,与西方的油画和非洲的传统画一样。发展后期才流行于宣纸上作画,此前中国人用的画布便是夏布。中国夏布画创始人王少农介绍说。   夏布原料为苎麻,即经过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的苎麻布。夏布有生夏布和熟夏布之分:生夏布是淡草黄本色,易于创作中国画,熟夏布经漂白后成为布料可以染色和印花。   苎麻纤维无法用现代化纺织机械加工,只能靠传统手工技艺生产,所以,这种传统的手工技艺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重庆荣昌、江西万载、湖南浏阳等地,仍有手工生产的夏布。   中国古代夏布的粗细规格以升表示,即在规定的布幅(约1. 5市尺)内每80根纱称为1升,约为每毫米1. 6根纱。在周代还规定了各种粗细夏布的不同用途:7~9升的粗苎布供奴隶、罪犯穿用,也可作包装布用;10~14升为一般平民穿用,是大众化的衣料;15升以上细如丝绸,为高贵品种,仅供贵族享用,最精细者达30升,供王公、贵族制帽用。   在中国夏布上创作中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