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一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画一体

诗画一体   内容 摘要:文章对徐渭题画诗的 艺术 功能进行了较全面的解析。指出徐渭大力改造题画诗,使其具备了阐发创作心态、创作主旨,抒发笔墨意趣等诸多功能。   关 键 词:徐渭 题画诗 笔墨意趣      作为诗人型画家,徐渭大量创制题画诗并对其构成画面、修饰画面的传统功能进行改造,使之具备了阐发创作心态、创作主旨,抒发笔墨意趣等诸多功能。      一、阐发创作心态、创作旨归      作为大写意创始人的徐渭,其画面往往具有强烈的主观抒发特点。情动于中而为画,画不足继之以诗,故其题画诗往往与画面互相生发,成为特定时刻创作心态的写照。   如《画菊二首》其一:“身世浑如拍海舟,关门累月不梳头。东篱蝴蝶闲来往,看写黄花过一秋。”这首诗表明,画家借画面中摇曳秋风中的那一丛萧瑟黄花及花间一只单薄的蝴蝶吟唱出的是一曲孤寂落寞、漂泊无定的身世之歌。   以下几首诗形象地刻画出画家作画时细微的情思心绪。“画成雪竹太萧骚,掩节埋清折好梢。独有一般差似我,积高千丈恨难消。” 这首《雪竹图》告诉我们,他画雪竹,画出的是心中之恨。在此诗意的引领下再去读画我们会发现,我们看到的不是画,而是积聚于枝枝叶叶之间左冲右突、纵横排宕的磊落不平之气。“适逢重九又逢公,却苦提壶挂碧空。欲写黄花无意兴,乱题湖石数竿风。”(《九日题自画竹》)九九重阳本该吃蟹饮酒赏菊,可家里穷得不要说蟹,连酒壶都空空如也,哪里还有兴致画菊!这不合时令胡乱点画的湖石与风中微颤的几杆瘦竹透出画家心底的苦涩与无奈。再如《笋竹》:“客里盐齑无一寸,家乡笋把束成柴。尽取破塘聊遣兴,翻引长涎湿到鞋。”这是一幅“望梅止渴图”。作客京师,连寸把长的咸菜都吃不到,遂想起故乡那满山遍野成把成把当柴烧的竹笋。画出来吧,以解相思之苦,但万万没想到,这一画反引得长涎翻山倒海、汹涌而下,打湿了鞋面,苦也!   徐渭有题画诗云:“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在此,他把丹青称为颂千秋的“无声诗”,表示自己要用这一管霜毫、一方素麻,一青、一白两种颜色去书写 历史 、 社会 、人生,去涂染他精神的家园、心灵的世界。    转贴于论文联盟   二、抒发笔墨意趣      在用笔上,徐文长创简笔大写意。作画喜用粗笔、简笔,乘兴涂抹,抓住与自己心境最契合的某一点,作极度的强化与夸张,笔到,神到,气到,恣肆狂纵,势如风雨。在题画诗中,他常用“涂”“抹”“狂扫”等特定词汇对此加以形象表达。如《画与许史(许时许我摹黄鹤山人一幅)》:“君言写意未为高,自古砖因引玉抛。黄鹤山人好山水,要将狂扫换工描。”以“写意”“狂扫”来代指自己的作品。   在《画百花卷与史甥题曰漱老谑墨》中他说:“葫芦依样不胜揩,能如造化绝安排。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拨皆吾五指栽。”在《墨花卷跋》中他说:“只开天趣无和有,谁问人看似与不!”他不在乎别人看了是否像,只遵循着造化的绝佳安排,在他看来,这就是 自然 ,是“生韵”,是“天趣”。   这样的追求使他的画超越了似与不似的浅表层面而进入到夺其神韵、摄其魂魄的最高层面。如《雨竹》:“枝枝叶叶自成排,嫩嫩枯枯向上裁,信手扫来非着意,是晴是雨恁人猜。”晴的气息、雨的味道都已渗在笔尖,随你去闻去嗅去猜。   他要画出竹之影,在《画竹》中他说:“万物贵取影,写竹更宜然。”以下两首诗形象地表达出在绘画中他对于光影的重视。如《写竹赠李长公歌》:“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譬如影里看丛梢,那得分明成个字。”叶底潇潇,影里婆娑,斑斑驳驳中竹韵溢出。如《书刘子梅谱二首》之二:“江南风物在新春,笔底生花幻水村。似月付将千片影,因风欲动一窗痕。”水村朗月,梅影窗痕,绘出亦真亦幻之境。   他还要画出竹之魂。文长曾以竹写扇赠人曰:“送君不可俗,为君写风竹。君听竹梢声,是风还是哭?若个能描风竹哭,古云画虎难画骨。”画出竹梢间风流过的声音还不作罢,还想画出风竹哭泣的神情,真真要写出斑竹之魂。   他有《萱花》诗云:“庭前自种忘忧草,真觉忧来笑辄缘。今日貌侬欢喜相,烦侬陪我一嫣然。”可见,他要把草木画成有情的生命,会喜会忧,会颦会笑,笑语嫣然,一派天然。   在用墨上,文长作画极少用彩色,而偏爱一青一白、霜毫素麻的感觉。如《蔷薇芭蕉梅花图》所言:“芭蕉雪中尽,那得配梅花?吾取青和白,霜毫染素麻。”即使画牡丹,也不用色彩,只用泼墨,清空一气,富丽全无。如《墨牡丹》诗云:“五十八年贫贱身,何曾妄念洛阳春?不然岂少胭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在《兰竹》诗中他说:“仙华学杜诗,其词拙而古。如我写兰竹,无媚有清苦。”“清”是他生命的主调,也成为他画面追求的主调。   他还喜用泼墨,追求墨色淋漓、烟岚满纸的效果。如《画百花卷与史甥》:“胡为乎,区区枝剪而叶裁?君莫猜,墨色淋漓两拨开。”如《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