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专题专项复习诗歌鉴赏古诗常见意象2课件新人教版.pptVIP

2014年高考语文专题专项复习诗歌鉴赏古诗常见意象2课件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高考语文专题专项复习诗歌鉴赏古诗常见意象2课件新人教版

* 第 * 页 形  象 形象 (2)人物形象:包括英雄、名流、亲属、友人等 (3)自然形象:包括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往往是一种意象 (1)诗人自我形象 (1)诗人自我形象:一般抒情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且往往与写景结合在一起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的形象怎样?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 (2)人物形象:包括英雄、名流、亲属、友人等 从 军 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有装扮(碎铁衣)的描写,有行动描写,于叙事之中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诗歌通过哪些描写塑造了什么形象?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白居易 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 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飐风:在水中摇摆。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⑴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两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 (3)自然形象:包括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往往是一种意象 古诗常见 意象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宋人陈亮《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咏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 王冕《墨梅》 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 郑思肖《画菊》 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南朝乐府《西洲曲》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