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点评、评价类.pptVIP

201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点评、评价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点评、评价类

201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点评、评价类 点评、评价类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三期中考试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注] 葛胜仲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 公元1108年(宋徽宗大观二年),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县斋:县衙斋室。 8. 结合全词,简要说说“闲愁几许”中“愁”的内涵。(5分) 9.“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在词中有什么作用?(6分) * 考点解析 1.古诗词中的点评、评价类题目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高频考点,能力层级为E级。 2.点评、评价类题目属古诗词理解、评价类题目,它的考查内容广泛,几乎囊括古诗词鉴赏的所有内容,一般赋4分。 3. 点评、评价题目形式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掌握了这类题目的设问分类 、答题规律、一般技法,就能够在高考答题中应对自如。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高考答案 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而产生幻觉的以中国独特感觉,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确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评价能力。答案要围绕画面的高度逼真开展开,紧紧扣住画中之景与画外真景水乳交融,并同人的感情发生交流这一特点就能展开评析了。 解题思路 首句有一石二鸟之妙,既点明画的作者,又简洁地交代了画境,选取“烟雨”、“归雁”两个典型意象,展现了一幅苍茫的烟雨归雁图。二三句紧承上文,写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生幻觉:恍惚之间,好像坐在潇湘、洞庭的烟波之上,目送行行归雁,乡情油然而生,诗人很想唤一叶扁舟,回归故乡。 解题思路 第三句中的“唤”字,给画面平添了妙趣和活泼的气韵。这三句笔致疏朗轻淡,生动地化画境为真景,并且巧妙地融入思归之情。第四句写诗人从幻境中回归现实,经友人提醒:“这是丹青!”身心已沉浸于幻境之中的诗人才恍然省悟,知道错把画境当作真境。 解题思路 通过前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这样结尾,使本诗显得峰回路转,饶有情趣。前三句烘托蓄势,作为铺垫,其目的就在于隆重地推出最后一句,这样的构思颇具匠心,以意取胜,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明乎此,我们就可以认定题干所问不甚恰当了。 解题思路 考生能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妙的,能做简要说明,意思对即可。但是,此类题目并非答案唯一,如果我们从相反的角度来理解,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可以的。但前提是:言之有理有据,简要说明非常重要,另外,仅仅答出“恰当”或“不恰当”,是不能得分的。??? 设问形式 1.常式设问: (1)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2)某人对这首诗中的某一句这样评价:……。你同意吗?请作简要分析 (3)有人说,本诗的风格像某人,你同意吗?为什么? (4)本诗的主旨历来见仁见智,有人认为……。你认同吗? 设问形式 2.变式设问: (1)这首诗的某一句在某版本上作……,你认为哪种说法好?请说明理由。 (2)本诗的某一句,有的版本作“什么”,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 (3)这首诗的初稿,第某句是……。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 (4)本诗的语言被某名家评为……。你认为呢?请简要说明理由。 方法指津 诗论评析就是结合诗论具体评析作品,一般是古代名家或近代名家就对某首古人评论的诗发表意见,表示看法或赞,或批,或分析指瑕等。个别的也有反弹琵琶式的解读,无论哪种形式,其实质都是要求我们对诗词进行深入体会。 方法指津 它在题型设计上多采用古评今释方式(即就后人对某首古人评论的诗发表意见,表示看法)来命题。还有不同版本之间某些差别,有时甚至也有命题者根据自己理解来杜撰一些与之相反或相对的说法。 方法指津 解答这类题目时先要初步了解诗论评析句本身的含义,并且把这种含义与诗句本身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便于对症答题。在答题实践中,有同学不顾诗词内容,一味地想当然,是不可取的。 同时,有些同学往往顾此失彼,只谈评价而忽视诗词内容,或只顾诗词内容,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