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_尹恒.pdfVIP

综述-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_尹恒.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述-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_尹恒

植物学通报 2005, 22 (5): 532~540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综述 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尹 恒 李曙光 白雪芳 杜昱光①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 116023) 摘要 代谢组是指某一生物或细胞在一特定生理时期内所有的低分子量代谢产物。植物代谢组学是 指对植物抽提物中代谢组进行高通量、无偏差全面分析的技术。近年来,植物代谢组学研究取得了很 大进展。本文介绍了其含义、历史沿革及研究方法,并用典型实例阐释了它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 植物,代谢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应用 Research Adv ances in Plant Metabolomics ①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alian 116023) Abstract Key words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尤其是 谢产物,代谢组学则是对某一生物或细胞在一 在完成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水稻 特定生理时期内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同时 (Oryza sativa)等植物的基因组测序后,植物生 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Goodacre, 物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已经把目 2004)。它是以组群指标分析为基础,以高通 光从基因的测序转移到了基因的功能研究。 量检测和数据处理为手段,以信息建模与系统 在研究DNA的基因组学、mRNA的转录组学 整合为目标的系统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及蛋白质的蛋白组学后,接踵而来的是研究代 代谢物是细胞调控过程的终产物,它们的 谢物的代谢组学(Hallet al., 2002)。代谢组学 种类和数量变化被视为生物系统对基因或环 的概念来源于代谢组,代谢组是指某一生物或 境变化的最终响应(Fiehn, 2002)。植物内源代 细胞在一特定生理时期内所有的低分子量代 谢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Pichersky ①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Duyg@ 收稿日期: 2004-12-09接受日期: 2005-06-24责任编辑:白羽红 2005 尹恒等: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533 and Gang, 2000)。植物中代谢物超过20万种, 干扰结构就会发生改变,且对其分析鉴定所采 有维持植物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初 用的设备也不同。目前还没有适合所有代谢 生代谢物;还有利用初生代谢物生成的与植物 物的抽提方法,通常只能根据所要分析的代谢 抗病和抗逆关系密切的次生代谢物,所以对植 物特性及使用的鉴定手段选择合适的提取方 物代谢物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法。而抽提时间、温度、溶剂成分和质量 但是,由于植物代谢物在时间和空间都具 及实验者的技巧等诸多因素也将影响样品制 有高度的动态性(Stitt and Fernie, 2003)。尤 备的水平。 其是次生代谢物种类繁多、结构迥异,且产 1.2成分分析鉴定 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以及生长 对获得的样品中所有代谢物进行分析鉴 发育时期的特异性,难于进行分离分析,所以 定是代谢组学研究的关键步骤,也是最困难和 人们一直在寻找更为强大的检测分析工具。 多变的步骤。与原有的各种组学技术只分析 在代谢物分析领域,人们已经提出了目标分 特定类型的物质不同,代谢组学分析对象的大 析、代谢产物指纹分析、代谢产物轮廓分析 小、数量、官能团、挥发性、带电性、电 和代谢表型分析、代谢组学分析等概念。20 迁移率、极性以及其他物理化学参数差异很 世纪90年代初, Sauter等(1991)首先将代谢组 大,要对它们进行无偏向的全面分析,单一的 分析引入植物系统诊断,此后关于植物代谢组 分离分析手段往往难以保证。色谱、质谱、 学的研究逐年增多。随着拟南芥等植物的基 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库仑分析、紫外吸 因组测序完成以及代谢物分析手段的改进和 收、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