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第五版课件邱关源罗先觉第十章-2.pptVIP

电路第五版课件邱关源罗先觉第十章-2.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分析方法 方程法分析 令 Z11=R1+j? L1, Z22=(R2+R)+j(? L2+X) 回路方程: 下 页 上 页 * * j?L1 j?L2 j? M + – R1 R2 Z=R+jX 返 回 等效电路法分析 下 页 上 页 + – Z11 + – Z22 原边等效电路 副边等效电路 返 回 根据以上表示式得等效电路。 副边对原边的引入阻抗。 引入电阻。恒为正 , 表示副边回路吸收的功率是靠原边供给的。 引入电抗。负号反映了引入电抗与付边电抗的性质相反。 下 页 上 页 + – Z11 原边等效电路 注意 返 回 引入阻抗反映了副边回路对原边回路的影响。原副边虽然没有电的联接,但互感的作用使副边产生电流,这个电流又影响原边电流电压。 能量分析 电源发出有功 P= I12(R1+Rl) I12R1 消耗在原边; I12Rl 消耗在付边 原边对副边的引入阻抗。 利用戴维宁定理可以求得变压器副边的等效电路 。 副边开路时,原边电流在副边产生的互感电压。 副边等效电路 下 页 上 页 + – Z22 注意 去耦等效法分析 对含互感的电路进行去耦等效,再进行分析。 返 回 已知 US=20 V , 原边引入阻抗 Zl=10–j10?. 求: ZX 并求负载获得的有功功率. 负载获得功率: 实际是最佳匹配: 例1 解 下 页 上 页 * * j10? j10? j2 + – 10? ZX 10+j10? Zl + – 返 回 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主讲:鲁俊超 作业:10-12 、10-16 由同名端及u、i参考方向确定互感线圈的特性方程 有了同名端,表示两个线圈相互作用时,就不需考虑实际绕向,而只画出同名端及u、i参考方向即可。 下 页 上 页 i1 * * u21 + – M i1 * * u21 – + M 返 回 例 写出图示电路电压、电流关系式 下 页 上 页 i1 * * L1 L2 + _ u1 + _ u2 i2 M i1 * * L1 L2 + _ u1 + _ u2 i2 M i1 * * L1 L2 + _ u1 + _ u2 i2 M i1 * * L1 L2 + _ u1 + _ u2 i2 M 返 回 例 2 1 0 10 i1/A t/s 解 下 页 上 页 M R1 R2 i1 * * L1 L2 + _ u + _ u2 返 回 10.2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1. 耦合电感的串联 顺接串联 去耦等效电路 下 页 上 页 i M * * u2 + – R1 R2 L1 L2 u1 + – u + – i R L u + – 返 回 反接串联 下 页 上 页 i M * * u2 + – R1 R2 L1 L2 u1 + – u + – i R L u + – 注意 返 回 顺接一次,反接一次,就可以测出互感: 全耦合时 当 L1=L2 时 , M=L 4M 顺接 0 反接 L= 互感的测量方法: 下 页 上 页 返 回 在正弦激励下: * * ? ? – 下 页 上 页 j? L1 j? L2 j? M + – R1 + – + – 返 回 ? * * ? 相量图: (a) 顺接 (b) 反接 下 页 上 页 j? L1 j? L2 j? M + – R1 + – + – 返 回 同侧并联 i = i1 +i2 解得u, i 的关系: 2. 耦合电感的并联 下 页 上 页 * * M i2 i1 L1 L2 u i + – 返 回 如全耦合:L1L2=M2 当 L1?L2 ,Leq=0 (短路) 当 L1=L2 =L , Leq=L (相当于导线加粗,电感不变) 等效电感: 去耦等效电路 下 页 上 页 Leq u i + – 返 回 异侧并联 i = i1 +i2 解得u, i 的关系: 等效电感: 下 页 上 页 * * M i2 i1 L1 L2 u i + – 返 回 3.耦合电感的T型等效 同名端为共端的T型去耦等效 下 页 上 页 * * j?L1 1 2 3 j?L2 j? M 3 1 2 j?(L1-M) j?(L2-M) j?M 返 回 异名端为共端的T型去耦等效 下 页 上 页 * * j?L1 1 2 3 j?L2 j? M 1 2 j?(L1+M) j?(L2+M) -j?M 3 返 回 下 页 上 页 * * M i2 i1 L1 L2 u i + – (L1-M) M (L2-M) i2 i1 u i + – * * M i2 i1 L1 L2 u1 + – u2 + – (L1-M) M (L2-M) * * M i2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