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四精神的传承及对今日大学的批判
五四精神的传承及对今日大学的批判
??? 一直想写一写自己对“五四”的思考,也想联系谈谈我对当今青年人思想状况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思考。有这么个念头一直萦绕在脑际,所以也就比较关注“五四”之前学校的新闻,想看看我们大学会有怎样的纪念活动。然而,今天上课蓦然发现,今天就是“五四”纪念日,而学校里面没有任何纪念性活动,学校的网站也没有任何跟五四有关的信息!只好到百度里面输入“大学五四2010”等关键词检索,发现几乎全部是关于“五四红旗团委”之类的评选的消息,要么就是爱国歌曲歌咏比赛、文艺晚会。课上问学生关于五四的知识,让他们用关键词表达,几乎都是“罢课“、”爱国”这几个词,五四精神的失落,可见一斑!
??? “五四”,走不出的“五四”,道不尽的“五四”啊!五四先贤们在军阀混战、日寇侵掳、烽火硝烟的黑暗时代却创造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都堪称灿烂的文化。那些争鸣的声音、那家国天下的情怀、那雍容揖让的气度、那些年少风发的意气,在今天大师远去、大楼蜂起的大学校园里,这些竟已成为遥远的绝响。彼时的大学,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等理念与制度,至今仍令大学学人无限向往。那个时代结束后,经过思想改造和反右等运动,知识分子被彻底打倒在地,文革期间大学更是几近废弛;改革开放之后,被阶级斗争浪潮冲倒的大学刚刚恢复了生机,又再次遭遇经济洪流的裹挟,经济导向的教育产业化改革使得大学精神丧失,学术腐败、基建腐败等丑闻频出,博雅之堂铜臭充溢。在一切向钱看的导向中,大学行政化的弊端也日益严重,行政官僚主导下的大学,其本应具足的思想文化发源地和教育启蒙功能都令人难以寄望。
??? 最令人寒心的应该是我们的大学对教育天职的漠视。随着大学的世俗化、功利化,学生在学校中地位也天骄不再、零落如尘。大学的行政官僚考虑的是自己工作的便利省心,没有了为教育服务的心思,没有了对学子成长的关怀,剩下都是对学生娃的高傲不屑和颐指气使。政工人员也不是教育家,他们是官僚体系的一部分,其工作逻辑也是稳定第一,唯恐学生添乱,对各种活动横加限制;另一方面却又窃盼学生能为自己增光添彩,一旦学生闹腾出了一点名堂,则喜出望外,贪天之功为己有,作为自己指导有功的政绩向上级争功邀宠。教师则是科研导向,论文、课题是他们的核心业务,拉课题、拉经费、捞外快,乃至分解到人,简直与业务员无异;在教育方面,则是上课铃响进教室、下课铃响出教室,“恪守”着这“分内”的职责,再也不去想为学生成长还该做些什么。
??? 前几天,去年教过的一个学工科的女生找到我,有些神秘的说:“老师,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不要告诉别人啊。”我说尽管问。她于是问我:“你说,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有些意外,因为很少遇到这样的问题,还有她那种语气。她告诉我,这个问题她已经问过八十多个人了,她的辅导员警告她,要是再问这个问题就把她的家长找来。我听了她的话,顿感无限悲凉,我对我们的教育的糟糕透顶简直无语!这个“老师”是把追问人生意义的学生当做一个精神不正常的神经病来看待了!我后来遇到这个女生的另一个老师,说起这个女生的时候,他居然也是一种不解和不屑地说,那个学生有毛病。呜呼!人之所以为人,不就是在于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吗?动物活着,才不要问什么意义。古往今来,有多少古圣先贤、多少皇皇巨著都在探讨这个人生课题啊!孔子、孟子、耶稣、释迦牟尼、马克思、罗素、梁漱溟……这个名单可以开得很长很长。古圣先贤且不必说,每一个正常人恐怕都难以逃避这样的问题啊,除非那些如动物一般活着的人!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却把一个如此追问的女孩给打入精神病之列,所用的“教育”手段居然比管理小学生的那一套毫无长进——找家长!
??? 今日大学的病灶实在不胜枚举,最终是要反应到我们的学生身上。今天的大学生,他们也有很多问题。可是我不想批判他们,因为他们是学生,所以任何的不足都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任何的缺点都是学习而来的缺点,他们的毛病是社会问题的折射。主导着这个社会的领导阶层和中坚阶层最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机构最该反思。作为老师,在大学里的地位和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也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可是我在想我们是否还有“香如故”呢?“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每个人都应该首先反求诸己,躬身自省,不要忘记自己应当坚守的那份担当。
?????????????????????????????????????????????? 盖中辉
????????????????????????????????????????????????????????????????? 2010年5月4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