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牧童
第一课时?
教学题目:《牧童》?????????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二声部合唱,并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境。
二、教学重、难点 ???
1、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
2、培养学生三度音程的二声部演唱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旋律流畅,节奏轻快,加上简单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把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展现在人们眼前。歌曲分为四个乐句,切分节奏使音乐显得活泼、跳跃。一、二、四乐句节奏完全相同,演唱起来十分轻松。第三乐句连续运用切分节奏使音乐富有动感、充满活力。全曲旋律不断上行,形成歌曲热烈欢快的氛围。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歌曲意境,并用自己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通过演唱歌曲,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牧童生活的歌曲,这是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名字叫《牧童》。
、歌曲学习
欣赏《牧童》动画,说说歌曲是什么情绪的?
?仔细聆听歌曲《牧童》音频,同学们听到歌中唱了什么?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 学生回答:听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歌曲采用合唱形式…… ????
、学唱歌曲高声部 ????
教师弹奏高声部旋律。(高声部旋律谱例) ???
?教师指导:完整弹奏第一段旋律,让学生加深对第一乐段歌曲旋律的记忆。
请学生单独演唱出自己记忆的乐句。
学生分句学唱旋律。 教师指导:教师除了指导学生的音准外,还要指导切分节奏的准确,让学生把切分节奏唱得活泼、跳跃。第三句连续的切分节奏要让学生唱得有推动感。最后一个乐句旋律下行,声音的位置不要落下来,时刻保持高位置。
?学习第一段歌词。
学生自己熟悉歌词。
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指导:学生轻快、有弹性地读歌词。
(3)跟琴演唱歌词。教师指导:用慢速演唱,声音要整齐、统一。
(四)、学唱歌曲低声部
?教师弹奏低声部旋律。(低声部旋律谱例) 提问:听辨哪个乐句和高声部旋律不一样?标在谱例上。
教师用琴带着学生练习第二、三乐句的旋律。 教师指导:重点指导第二乐句中出现的“”。多让学生练唱几遍这三个音。
完整演唱低声部旋律。
练唱低声部歌词。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把低声部旋律练熟。
、二声部合唱
三度音程练习。
教师指导:老师弹奏一个音,学生向上唱一个三度音程,对演唱的音准进行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慢速的两声部演唱,注意三度音程的和谐。
按照书上的节奏演唱第三乐句的旋律。
合唱练习。
教师演唱高声部,学生演唱低声部。
教师演唱低声部,学生演唱高声部。
两声部合唱。
教师指导:教师指导低声部学生慢速演唱一遍,第二遍演唱时高声部轻声进入进行演唱。如果学生演唱歌词有困难可以让两个声部演唱歌谱进行练习。纠正学生的音准,要求二声部声音准确、和谐。提示学生演唱时注意聆听,在唱自己声部的同时不受另一声部干扰。音色保持统一,声部间平衡、和谐。在学生能够唱准二声部并保持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活泼欢快、轻松的情绪。
在钢琴的伴奏下多次练唱。
练习结束句。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单独练习歌曲最后的三个音,练习两声部和谐,最后一个音唱一拍,所有同学要唱整齐。
、完整演唱歌曲(《牧童》歌曲学习)
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二声部演唱。
、分组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 学生讨论,分组汇报。
教师指导: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是领唱、合唱、二重唱等。还可以用不同的速度演唱,用打击乐器伴奏等。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 (八)、课堂小结 草地上的牧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欢乐的牧童,希望你们能够利用课余的时间多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教学反思:?这是一首斯洛伐克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曲主要描写了一位儿童放牧的情景,歌曲旋律活泼优美,在节奏方面有一个特点是“切分节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切分节奏”,我组织学生进行节奏游戏练习。但练习完以后,再教学生唱歌曲的旋律时,事与愿违,学生还是掌握不好。像一二句的第一小节没有切分音,第二小节是切分音,学生要么一二小节都唱成有切分音,要么都唱成没有切分音,与原歌曲的旋律大相径庭。学生学的很困难。我甚至还一小节一小节的教,但是在整句合起来的时候还是错了。这是二声部的歌曲,教师用书上是两个课时完成的内容,而我却压缩在一节课中完成,同学们学得有些吃力。课后,一学生甚至跟我说:“老师,这首歌好听是好听,但是很难学。”唉!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呢?于是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