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pptVIP

走向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向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

走向高考·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 技巧点拨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考纲综述 考情总览 技巧点拨 2 考点梳理 1 课后强化作业 3 考点梳理 * * * *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的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本章的能力层级和考查内容如下: 能力层级 鉴赏评价D 考查内容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总览近三年高考试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呈现以下特点: 1.考查题材多样,命题范围丰富。 总体上看,蕴涵哲理、富有情趣的诗歌是命题的首选;清丽淡雅、情景交融的诗歌是命题的主流;短小精悍的抒情诗、充满理趣的山水田园诗和表露深情的送别诗是命题的主要对象。如2012年课标卷选用的题材是写思远念人,山东卷选用的题材是写漂泊感伤,江苏卷选用的题材是写天涯极恨,安徽卷选用的题材是陶醉雪后晚晴。 2.考查体裁稳定,名家作品辈出。 从2010年高考以来,律诗、绝句、词、曲都有,其中律诗、绝句仍是重点,但其他体裁也不容忽视。就作者作品来看,名家名篇相对减少,中学生不熟悉的作品比重加大,这样,既开拓了考试领域,又避开了押题的视线。如2012年涉及了晏几道、晁补之、温庭筠、杨万里、元好问、秦观、贾岛等名家作品,也选取了白珽、修睦等未知名家作品。 3.考点分布广泛,试题切入角度小。 近两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所涉及的考点除文学常识、风格、形象、意境外,主要表现在炼字(语言)、情感、内容、手法四大方面。表现手法中又特地将修辞单独进行考查。考题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巧妙切入设计命题:或直接从诗入手,或借助评点设题;或是细节,或是炼字,或考词眼;或抓景与情、动与静、虚与实的关系;或考查形象、意象、意境的把握。 4.考查形式基本固定,分值、题量各有不同。 诗歌考查总体上仍以主观题为主,除个别试卷(如2010年北京卷),大多都以1~2道主观表述题形式出现,考查分值在6~11分不等,分值与题量基本保持了各地的风貌。 专题18  鉴赏诗歌的形象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诗词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鉴赏诗歌的形象,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科普文章中的“月亮”是“物象”,只有将月亮写入具体诗作中被多样表现才能成为意象。意象是“意”和“象”的和谐统一,通常指“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生活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象是构成诗歌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而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所构成的境界,具有整合性。意象和意境的关系就如同砖瓦和整座楼房的关系一样。一首诗往往出现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共同构成一定的意境。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行舟”“乡书”“归雁”等意象表达了羁旅在外而神思故里、想念亲人的感情。 板块一 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一种意境。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能力,或者对某种意境的特点的概括能力。 1.从意象切入鉴赏景物形象。 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景物,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的形象,都可以被诗人赋予特定的含义,成为积淀着历史文化内涵的意象。鉴赏诗歌时,只有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描摹意象所构成的图景、体味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感受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思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鉴赏古代诗歌作品。如柳永的《雨 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连用三个意象勾画出杨柳依依、晓风吹拂、残月微明的情景,这些最能触动人离愁的意象交融在一起,构成了凄凉难耐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感伤离别的悲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是通过哪些意象怎样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