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章 核酸部分
第 十一章 核酸部分
重点内容
1.嘌呤、嘧啶、核苷、核苷酸的结构。
2.DNA和RNA的结构,铰链DNA
3.核酸的水解,酸碱性质,紫外吸收及
变性复性
4.核酸常用研究方法
核 酸(NUCLEIC ACID)
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
物大分子,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一 核酸通论
(一)核酸的发现和研究简史
1.核酸的发现
1868-69 , F. MIESCHER从脓细胞核中提出含磷量
高的核素(NUCLEIN),其后从鲑鱼精子中提取出鱼
精蛋白和核素。 MIESCHER被认为是细胞核化学的创
始人和DNA发现者
1889年,ALTMANN从酵母中制备不含蛋白质的核酸,
并提出核酸这个名称
1894年,KOSSEL, NEUMAN从胸腺中制备核酸
2. 核酸的早期研究
1894年Hammars O.证明了酵母核酸中的糖是
戊糖
1909年Levene P.A.和Jacobs W.A.年证明酵母核
酸中戊糖是D-核糖 ,1929年证明胸腺核酸中
糖为2-脱氧-D-核糖。
19世纪末~20 世纪初Kossel 及其同事鉴定了碱
基 ,并于191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3.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
J.D.Watson 和F.Crick 于1953年提出DNA 双螺旋
结构模型,该模型被认为是20世纪自然科学
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1958年Crick提出了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
DNA传到RNA再传到蛋白质
1961年,Jacob 和Monod提出操纵子学说:
mRNA 的结构和功能
1966 ,M.W.Nirenberg破译了遗传密码
沃森因与研究伙伴共同发
现脱氧核醣核酸(DNA)双
螺旋结构而在1962年获颁
诺贝尔医学奖,被称为
“DNA之父”
沃森因发表涉种族言论,遭
业界排挤,事业每况愈下。
沃森希望借拍卖“重新投入
公众社会”。沃森坦承以前
“愚蠢” ,为往事道歉,这
次拍卖所得一部分将捐给母
校芝加哥大学和曾任职的剑
桥大学克莱尔学院,余款将
用于补贴生计
据外媒报道,美国佳士得拍卖
行当地时间4 日拍卖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得主、DNA 双螺旋
结构发现者之一、美国科学家
詹姆斯 ·沃森的诺贝尔奖牌,
不出数分钟即以475万美元成交。
4. 生物技术的兴起
70年代DNA 重组技术: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
的第二次革命,极大推动了DNA和RNA 的研究
1981年,T.Cech发现rRNA前体能够通过自我拼
接切除内含子-核酶
1983年,发现反义RNA -RNA具有调节功能
一个mRNA可以通过选择性拼接可以形成多种
同源异形体蛋白质,使“一个基因一条多肽链”
的观念受到冲击1986年,Benne R.发现mRNA 可
进行“编辑(editing)”
1987年,Weiss R.论述核糖体移码,即mRNA 的
“再编辑(reediting)”
1986年,W.Gilbert提出“RNA世界”假说
RNA成为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5. 人类基因组计划
开辟了生命科学新纪元
1986年,Dullbecco H.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实施,1999年中国作为唯一发展
中国家加入承担1%工作量,经过各国科学家的多年努力,已
取得巨大的成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