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之探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之探究课件

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之探究 摘要: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信用评级机构在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评级机构发展水平较低,仅靠市场机制难以保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客观性以及评级的质量。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后相继改革对评级机构的监管,这对我国强化评级机构监管提供了很多有益借鉴。通过立法规范、加强内部控制,成为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信用评级机构 政府监管 多德法案 法律责任 “世界上有两个超级权力拥有者……: 美国和穆迪债券评级公司。……而且,有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谁拥有的权力更大。” See Thomas Friedman,Rating the Raters: Enron and the Credit Rating Agencies: Before the Senate Committee on Governmental Affairs,107th Cong. 471 ( March 20,2002).转引自高汉:《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责任演变与监管发展——从安然事件到次贷危机》,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这句稍显夸张的话凸显出信用评级机构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但是近些年来安然事件、次贷危机将评级机构一次次推上风口浪尖,暴露出很多问题。我国评级机构起步晚、发展慢、问题多,笔者试从发达国家监管改革入手,探讨完善我国评级机构监管的举措。 一、信用评级机构概念及其监管重要性 关于信用评级的含义,理论界对其有不同的界定。如有学者认为“信用评级指专业的评级机构对各类企业所负各种债务能否如约还本付息的能力和可信任程度的综合评估,是对债务偿还风险的综合评价,并用简单明了的符号表示。” 参见李振宇等著:《资信评级原理》(修订版),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也有学者认为“信用评级是针对债券或债券发行人的信用强度进行评估的程序与结果。更狭义地说,信用评级是由公正客观而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信用强度进行评估的程序与结果。” 参见郭敏华著:《信用评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 4 \* GB3 ④ 参见聂飞舟:《信用评级机构法律监管研究——美国法的考察和中国借鉴》,华东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5月16日提交,第24页。 尽管各学者对信用评级具体的定义不尽相同,但还是能够从不同的定义中归纳出应具备的共同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1)评级的主体要素,即评级机构;(2)评级的对象要素,即债务人以及债务本身;(3)评级的内容要素,即对评级对象债务偿还能力及信用的评估,简言之就是评级对象的信用风险的评估。 = 4 \* GB3 ④ 明确了信用评级的定义具有的基本内涵,对于信用评级的主体——信用评级机构的界定就有了基础。信用评级机构即指对债务人及债务做出信用风险评估的独立的专业机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信用评级机构仅指独立的专业的评级机构,而不包括商业银行等机构的内部评级部门,尽管这些部门也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估,但其不具有独立性。而独立性是信用评级机构得以存在和具有影响力的基本特性之一,信用评级机构基于自身不直接参与市场交易而保证自身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专业性是信用评级机构的另一重要特性,由于其对于金融风险专业的可靠性评估,被称为金融市场“守门人”。 基于所具有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两大特性,信用评级机构在现在金融市场制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信用评级机构能够正常行使功能时,其对于管理市场风险、提高市场效率、推动市场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有三点作用:一是金融市场定价的作用,提供一个发布证券和证券投资的方法;二是通过解决发行人和投资者信息不对称问题,保护市场投资者利益;三是为监管机构提供辅助作用,引导和促进相关法律实施。 参见彭秀坤:《国际社会信用评级机构规制及其改革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3月提交,第21—22页。 反之,在信用评级机构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时,会给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危害。2001年安然事件暴露出以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为代表的信用评级机构评级信誉危机,2007年由美国信用评级危机引发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充分说明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不得力对本国和世界经济的危害性。这一系列评级信誉丧失导致的金融事件特别是金融危机的产生促使世界各国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相继修改制定法律,以完善监管制度。 二、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从评级机构历史来看,早期信用评级机构主要依靠评审委员会等内部控制制度以行业自律的形式保证其客观公正性,后来随着评级机构信用危机的爆发政府开始加强对其监管。我国也不例外,早期的信用评级以银行系统内部评级为主导、监管较少,后来随着企业债券发行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