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p91p92焊后热处理..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91p92焊后热处理.

P91/P92材质 管焊后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和人员要求;机工具 热处理工作使用的机工具包括远红外热处理机、中频热处理机、加热器、热电偶、测温仪、电缆、保温棉、焊炬等。 热处理机上的表计、加热器、热电偶、测温仪需要计量合格后才能使用。 中频热处理设备应按设备维护要求做好校核工作,保证设备完好。 环境要求 热处理区域应有防风、防雨、防雪、防寒等措施,若位置较高时,应搭设工作架。; B-Ⅲ类钢焊接允许的最低环境温度为5℃。 3.1.2预热温度:T/P91、T/P92的氩弧焊预热温度为150~200℃,电弧焊预热温度为200~250℃,层间温度为200~250℃,P91最大不超过300℃,温度升到预热温度后保温至少30分钟。 在焊接前,必须确保最低预热温度,预热温度使用红外测温仪在坡口内测量。 施工过程中,层间温度应不低于规定的预热温度的下限,且不高于250℃,层间温度在起焊点前50mm处测量。 3.1.6 T91、T92管道采用火焰或远红外加热,P91、 P92采用远红外加热的方式进行。; 火焰加热时采用红外测温仪进行测量。 远红外加热时,使用K型铠装热电偶作为温度控制元件来监控测温。由于在预热时,热电偶测定的温度只是作为升温的依据,实际预热温度测量采用远红外测温仪测量。当温度升至设定温度时,用远红外测温仪对坡口根部进行测量,如根部温度已经达到预热温度,则可以开始施焊;如根部未达到预热温度,则应进行保温处理,直至根部温度达到预热温度。垂直管(2G)热电偶对称分布于坡口两侧,且不得少于两个;水平管(5G)则在坡口上、下对称布置。热电偶距离坡口边缘25~35mm。加热时,加热器包扎应空出焊缝部位,保温材料包扎时,也同样空出焊缝部位,但必须覆盖整个加热器。水平管焊缝,保温材料下部包厚一点,上面薄一点,以便温度均匀。; 热电偶距坡口边缘的距离;预热温度的保持和后热 ; 焊后热处理是为了降低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改善焊缝金属的组织和性能。一般为高温回火。高合金钢焊后热处理必须采用远红外加热或中频感应加热方式进行。 对于小口径薄壁管(δ<12mm)允许降至室温及时进行热处理。 大口径管焊接完成后,必须进行马氏体转变,即先冷却到以下温度,恒温2h后再进行焊后热处理。 马氏体转变温度: SA335P91: 100~120℃ SA335P92: 80~100℃。;焊后热处理工艺参数 a)焊后热处理温度 T/P91、T/P92钢焊后热处理加热温度为760±10℃,焊接(热处理)技术人员在热处理实施之前应收集同一批焊材熔敷金属的Mn、Ni含量及Ac1相变温度信息,必要时进行分析测试。根据Mn、Ni含量或Ac1相变温度在760±10℃范围内调整热处理的控温温度,如Ni+Mn<1.0%可取770℃即上限,如1.0%≤Mn+Ni<1.5%控温温度为760~765℃,但控温温度绝对不能超过775℃这一上限。;热处理升降温速度 升温速度: 300℃以下 ≤150℃/h 300℃以上 ≤6250/壁厚 ℃/h,且不大于150℃/h 降温速度: 300℃以上 ≤6250/壁厚 ℃/h,且不大于150℃/h 300℃以下 拆除保温和加热器在相对静止的空气中冷却(或在保温层内冷却至室温) 恒温时间 以焊件内外壁温差≯20℃为准;(2~3)×1h/25mm,且不小于4小时(采用远红外加热,通常选择上限,采用中频感应加热,通常选择下限)。;热电偶选择 中频感应热处理机选用Ⅱ级K型热电偶丝测量,直径为Φ1.0mm,并用陶瓷套管套住,仅露出头部。远红外加热热处理机选用K型铠状热电偶。 温度补偿线选择及连接 采用补偿型补偿导线,在使用和储存中应避免对补偿导线产生由于机械、热、潮湿环境造成损伤,且补偿导线不允许有冷加工和过度的绕卷。 补偿导线与热电偶线连接时,必须保证极性正确,且必须采用接线座连接,不得将两根导线直接拧在一起。; 热电偶丝的固定 热电偶丝采用储能式焊偶仪将其直接压焊在焊缝(管道)外表面,焊前必须先将热电偶丝/补偿导线与所有温度监控仪表断开,且焊缝(表面)用砂皮、磨光机等进行打磨,除去油污、氧化层等,形成一小块平整光滑的表面,并露出金属光泽。焊接时能量≤125J,正负极两个结点的距离约为6mm左右。焊完后通过轻拽热偶丝来检查结点是否焊接可靠。距离测量结点50mm范围内的热电偶丝需用2mm以上的隔热材料覆盖以避免热量从加热器沿着热电偶丝向结点传递,并固定可靠,避免在安装加热器时碰落或移位。热电偶丝之间除与测量结点外与其它如管壁等导体均需绝缘。;铠状热电偶的固定 铠状热电偶采用绑扎式,铠状热电偶的热端与管壁必须紧密贴牢,热电偶热端与加热器之间必须使用隔热材料做好隔热措施,确保有效

文档评论(0)

junzilan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