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电脑芯片,到绘图芯片,再到通讯芯片,她的30多家公司大多数属于IT电子产业,组成了一条“全价值产业链”。 如今,她的投资早已不限于高科技产业。
台湾新首富是怎样练成的
你也许不知道王雪红是谁,但你可能在地铁广告中看到过HTC字样,也有可能你手中正把玩着其多普达品牌手机,倘若你对IT业了解的话,你应该知道全球三大芯片产商之一威盛电子——这些都是王雪红一手创办的威盛集团旗下产业的一部分。
这位笑声爽朗、走路疾如风、喜好跑步的53岁女强人,是威盛集团的董事长,创业已经超过20年,如今她旗下拥有了超过30家公司、庞大的高科技产业链布局。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芯片设计公司威盛与智能手机品牌宏达电(HTC)。
为人低调神秘的她,近段时间频繁的见之于媒体。由《福布斯》杂志在2011年3月公布的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王雪红夺得了2010年中国台湾地区的榜首,成为台湾首富。
而王雪红还有一个身份——“台湾经营之神”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的女儿。此刻你脑中是否浮现“富二代”,但王雪红却选择远离父辈荫庇,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人生,“富二代”之于她,这么近那么远。
自立门户 不走寻常路
大学毕业后的王雪红来到了二姐刚创办的大众电脑上班,负责销售业务。因为初涉商海缺乏经验,王雪红曾被一个西班牙客户骗走了70万美元。性格倔强的她不得不飞到西班牙打官司讨债,一折腾就是半年多。出乎意料,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王雪红居然顺便开拓了大批的欧洲客户。
而此时,王雪红有了另一个念头,“电脑主机上眼花缭乱的各种配件,几乎找不到一个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做的,钱都被别人挣走了。在美国硅谷,到处都是华人科学家在工作,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做呢?”
1992年,王雪红离开了大众,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程。取出了所有的积蓄,再抵押掉自己的一套房子,王雪红集齐了500万元新台币,收购了一家小公司,改名为威盛。
彼时,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岛内,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选择了进入门槛低、资金链短、回钱快的代工工厂。但代工工厂的话语权往往比较弱,需要看别人的脸色来经营。几经比较,王雪红决定把电脑芯片组作为公司主营业务,开始了威盛电子的征程。
挑战霸主 进攻其软肋
芯片组的科技含量相当高,国际上只有英特尔等少数企业在生产,在台湾则是一片空白。
王雪红曾在香港遇到全球芯片龙头老大英特尔当家人安迪?葛洛夫,王兴冲冲地告诉他:“我们要做自己的芯片组了。”“Cher(王雪红英文名),我告诉你,你不该做这个,英特尔对芯片组的挑战者将会非常严厉的。”葛洛夫似乎是好意相劝,但也是霸气十足。尽管知道英特尔的分量,王雪红内心依旧不服。
与世界巨头的竞争由此开始,这也成为王雪红之后十几年来的从商主旋律。回到台湾,王雪红认真分析了形势。彼时,威盛只是依靠大众电脑的订单维持生存,公司的全球员工加在一起还不到3000人,市值不足25亿美元;而英特尔却拥有8万名精兵强将,市值相当于威盛的70倍。
面对实力的悬殊,王雪红开始寻找突破口。英特尔的芯片组的技术更新较快,但是成本也较其他的竞争者高出许多。于是,王雪红决定主攻中低价位市场。1995年底,威盛获得了康柏的大量订单,脱离了大众电脑的庇护。通过努力,IBM、惠普等企业也先后成为她客户,威盛同英特尔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到1997年,威盛发展成为仅次于英特尔的全球第二大芯片组供应商,1999年,曾一度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70%.
维权之争 调整产品结构
皇天不负有心人,威盛电子芯片组产品取得巨大的成功,且个别产品的性能已经超过了英特尔的同步产品。但葛洛夫也没有食言,英特尔严厉的“制裁”很快开始实施。由于在芯片组技术上无法在短时间内赶超威盛,英特尔采取了在全球范围内对威盛展开专利诉讼的围剿,要与王雪红对簿公堂。
“英特尔是全球IT巨头,我们是刚刚起步的小企业,他开口说我们侵犯了他的专利,即使没什么依据,人家也会宁可信其有,客户的信心开始下降,这就是英特尔手法所在,我们很被动,但是不服气。”王雪红选择了抗争,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应对英特尔的诉讼,
然而,官司还没有结果,威盛却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此时,显卡巨头英伟达也在主板芯片组业务上崛起发力,威盛遭受前后夹击,业绩每况愈下。2004年威盛亏损近50亿台币,芯片组产品的市场份额下降到不足30%,在全球芯片组市场的份额下降到不足30%.与此同时,威盛电子的股价也从600多台币一路下跌,最严重的时候缩水60%.
5年的维权之争,双方终于在2003年达成和解:在未来10年的时间内,双方互换专利。对于这个结果,王雪红认为对威盛是有利的。
此后,为了避免诉讼麻烦,分散风险,王雪红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同时开发CPU、GPU(图形处理器芯片)、芯片组等多项产品,威盛开始逐步回暖。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