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 民间谚语、谜语、歇后语 一、民间谚语 (一)民间谚语的概念 民间谚语就是用一句结构完整的话来概括的真理或哲理,是人民口头创作中一种很有特点的民间文学体裁。它形式短小,形象生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有不少包含着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有的还有深刻的科学性、哲理性和教训意味。 谚语一般不独立存在,而是在人们讲话、写文章时加以引用,谚语有完整的结构和思想,语言巧妙、流畅,是短小的韵文作品,有一定的文学性。 谚语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谚语。《易经》、《诗经》、诸子著作以及少数民族古老的史诗中都保存和引用了许多古代人民的谚语。如“如出而作,日入而息”、“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虽鞭之长,不及马腹”、“远水不救近火”等。 先秦以后,历代都有谚语产生和流传,如后魏的《齐民要术》、宋代的《农书》、元代的《农政全书》和《田家五行志》、明代的《古今谚》、清代的《古谣谚》等书中,都不同数量地收录了我国古代谚语。谚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发展、创新。 中国古代对谚语的认识,在古文献中有多种解释。如《左传·隐公十一年》陆德明释文:“谚,音彦,俗言也。”《礼记·大学》郑玄注:“谚,鱼变反,俗语也。”《说文解字》:“谚,传言也。”《汉书·五行志》颜师古注:“谚,俗所传言也。”《国语·越语》韦注:“谚,俗之善谣也。”《尚书·无逸》某氏传:“俚语曰谚。”《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 这些解释都是侧重于语言方面,认为谚语是一种广泛流传的俗语。外国某些研究者则认为“谚语为日常经验之女儿”、“谚语为街上的智慧”(具体见薛诚之《谚语》,《文学年报》第二期,燕京大学国文学会一九三六年版)。 我们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谚语的本质和作用,认为:谚语是劳动人民用精练的语句,总结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以及各种社会经验的语言艺术结晶。它是一种有教育意义、有认识作用或含有哲理的民间传言。 (二)民间谚语的范围 狭义的民间谚语就是指上面所说的富有教育意义和哲理性的传言。广义的既包括“俚谚”,也包括“俗语”,即所有流传在民间的脍炙人口的传言都在谚语范围之中。我们支持狭义的谚语概念和范围。 (三 )民间谚语的作用 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语言的精华。它极大地丰富了民间语言的口头文学的宝库。它是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向劳动人民传授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它在指导人民分清善恶是非、鼓舞斗争意志、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方面,都发挥了而且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四)民间谚语的基本内容和类型 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丰 富。主要有以下三种 类型(教材分为政治 谚语、道德谚语、科 学谚语三种):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农谚是其中的主要部分。我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农业历史悠久,作物种类繁多,因此自古以来就产生了很多关于农牧、气象、时令、耕作技术、家禽家畜饲养等方面的谚语。这些谚语总结、保存和传播了观察的结果和生产的经验,是短小有效的教科书。如: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麦盖三床被,头枕馍馍睡。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星星稀,淋死鸡;星星稠,晒死牛。 燕子钻天蛇过道,水缸穿裙山戴帽——大雨将临。 蜻蜓千百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久见。 好树结好桃,好地出好苗。 棉花锄七遍,疙瘩一连串。 田间管理如绣花,工夫越细越到家。 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去玉米雄穗)。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上粪不浇水,庄稼噘着嘴。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八成收。 一年劳动在于秋,谷不到仓不算收。 农家第一宝,六畜挤满槽。 蚕无夜食不长,马无夜草不肥。 节气一把火,时间不让人。 赵葆德先生的《流传在六安的节气谚语》(分上、中、下三篇发表于《皖西日报·下午版》2004年10月10日、16日、23日)介绍了在皖西地区流传的节气谚语。如: 春打五九尾,家家拽猪腿;春打六九头,家家卖耕牛。 雨水下雨春水好,雨水无雨春水少。 清明晒死柳,一抱麦子打一斗。 谷雨栽早秧,节气正相当。 芒种芒种,忙忙种种,芒种一过,白忙白种。 我国有关部门解放后曾编辑出版过一些农谚书籍,如《天气谚语》、《内蒙古农谚选》、《农谚里的科学道理》等。 还有一些反映各地风物掌故、自然风光、土特产的谚语也可归入自然谚语一类。如: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广西) 峨嵋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四川) 吉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反映阶级斗争情况和经验的谚语。谚语反映了人们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形象地概括了阶级斗争的经验教训。如: 不种泥田吃好饭,不养花蚕着好丝。 财主的铜钱,穷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章综述性论文写作.ppt
- 第四章职业病防治法.ppt
- 第四章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总体设计.ppt
- 第四章著作权的取得、期限、内容.ppt
- 第四章蛋白质的共价结构.ppt
- 第四章西方的崛起与扩张1.ppt
- 第四章证据概念与证据资格.ppt
- 第四章计划与决策 (2)1.ppt
- 第四章资产组合理论(金融工程-人民大学,林清泉).ppt
- 第四章软件开发工具的技术要素.ppt
- 抢分秘籍10 带电粒子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偏转和交变电电场中的应用(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解析版) -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3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能量和动量问题(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6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综合应用(三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5 光的折射、全反射的综合应用(二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最近下载
- 2024年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件(共25张PPT)-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5)中国历史全一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认证系统设计.docx VIP
- A10联盟2025届高三4月质量检测考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现场管理人机料法环知识培训课件(PPT-46张).ppt
- ASTM E384-17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pdf VIP
-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2监理工程师《建设工程目标控制(交通)》公路工程费用与进度控制.pdf VIP
- 供热企业运检人员专业知识习题集.pdf VIP
-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题讲座.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