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山西一课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先秦山西 篝火点燃 文明之光 一、黄土高原的篝火 二、耐人寻味的远古传说 一、黄土高原的篝火 ——山西石器文化 西 侯 渡 遗 址 距今180万年 这里有中国早期人类——直立人打凿的石器、烧骨的痕迹和人手加工过的鹿角化石等,证明当时的原始人类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和制造工具,是早期华北古人类文化遗迹的代表。 匼 (ke)河 遗 址 距今约60万年 位于芮城县风陵渡匼河村,由长达13.5公里范围内的17个点组成旧石器点群。 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发现。1960一1980年,先后5次发掘,出土的动物化石主要有肿骨鹿、披毛犀、扁角鹿、德氏水牛、二门马、野猪、东方剑齿象、纳玛象、三趾马等。 文化遗物以石制品为代表,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等,主要原料为石英岩。石器数量较少,类型有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石球。 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 丁 村 文 化 距今20、30万年 1953年发现于山西襄汾县丁村附近。1954——1980年,考古工作者对丁村遗址先后进行过两次阶段性调查发掘,发现分属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20余处。 丁村文化 1958年由裴文中、贾兰坡等编著的《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对1954年发现的石制品、人类化石、动物化石以及丁村一带的地质地貌作了全面总结和系统研究,确立了“丁村文化”。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村 文化 丁村遗址有旧石器和动物化石地点27处,获得石制品2005件,3枚“丁村人”牙齿化石、一块幼儿顶骨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主要石制品有砍砸器、似“手斧”石器、石球、单边形器、多边形器、三棱大尖状器、鹤嘴形尖状器、小尖状器和刮削器。另一种较为特殊的是石球,最先在丁村遗址发现。 丁村文化 出土的动物化石有獾、狐、野猪、熊、赤鹿、斑鹿、河套大角鹿、野牛、原始牛、象、野马、野驴和披毛犀。当时丁村一带河大水深,水中生存有体长70厘米的鲤鱼、1米以上的青鱼、鲩鱼和体长1.5米的鲶鱼。 从汾河流域上游的静乐凤程山、娄烦,到中游的太原古交、交城范家庄,到下游的曲沃里村、侯马南梁,甚至河津一带都有丁村文化的踪迹。这些地点的地质时代与丁村遗址群不相上下,在文化遗物方面又有与丁村石器风貌一致,说明丁村文化在汾河流域有着广泛分布。 许家窑文化 距今10万年左右 70年代中期在山西阳高许家窑村发现,是目前我国旧石器中期古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最丰富、规模较大的遗址。发现古人类化石有顶骨11块、枕骨2块、附有4颗牙齿的左上颌骨1块、右侧下颌枝1块、牙齿2枚。这些化石材料分属10多个男女老幼不同的个体,其平均寿命在30岁左右。 峙峪文化 距今十万年。 有数百件碎骨片留有清晰的数目不等的直道。很可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数符号。还发现一件石镞,证明当时人类已发明了弓箭。峙峪文化是新石器时代细石器文化产生的基础。为研究亚洲、美洲旧石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标志着我国史前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下川文化 距今24000——16000年 位于山西南部沁水县中条山东麓,是中国北方典型的细石器文化。下川文化的石质遗物包括细小石器和粗大石器两大类。工具的类型有琢背小刀、雕刻器、尖状器、锥钻、石镞、石锯、石核式石器和各种式样的刮削器。 与下川文化同时或关系密切的文化遗存还有汾河流域的古交市石千峰,榆次大发和襄汾丁村77:01地点。黄河流域的蒲县薛关、吉县柿子滩和山西西北部若干采集点。桑干河流域的阳高神泉堡遗址群等等。 陶寺遗址中的“王墓”;“陶唐氏”的“龙”崇拜与“蛇型原龙”;陶寺遗址发现的“青铜器”与“陶文”等方面的考古观察,最后认定,陶寺城址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初期国家权力中心已经形成的标志。作为“都城”,这座“都城”的主人只能是“唐尧”。 二、耐人寻味的 远古传说 女娲补天(1) 淮南子:“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监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女娲补天的神话就发生于长治县郝村的天台山。    女娲补天(2) 传说盘古开辟了天地后,女娲用泥做了人类。并继承了皇位,水神共工十分不满,兴风作浪,女娲即令火神祝融迎战。经殊死搏斗,共工大败,恼羞成怒,一头撞向擎天柱不周山(今长子县境内)。天地相通,脉气失常,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类陷入灾难之中。 女娲补天(3) 女娲着急万分,决心炼石补天。她选择了山高顶阔,水足石多的天台山。九九八十一天,女娲炼了一块厚12丈、宽24丈的五色巨石。依照此法,又用4年时间,炼了36500块五色石,共36501块,在众神帮助下补好了天窟。因石是五色的,形成了天上的彩虹、彩霞。天补好后,女娲担心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