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案要点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行己有耻,什么是止于至善。
增强自控能力,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学习榜样的精神和行为,努力成为别人的榜样。
有羞耻之心,反思之意,不断省查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怎么做?增强自控力的方法?榜样的作用?止于至善的要求?
难点: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怎么做?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材料:2017年1月,一名12岁男生因沉溺网游,意外猝死。去世前他每天守在电脑前,沉溺在一款网络枪战游戏里,经常一玩就是10多小时。1月15日,连续打了5个小时游戏后,他突然头痛,随后因抢救无效身亡。
【师】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新课教学】
【师】“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
【生】
格:标准、规格;品格、格调
一、行已有耻
【师】老子说“行已有耻” 什么意思?
【生】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师】朱熹也说过:“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怎么理解呢?
【生】人如果有了羞耻之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能够不去做了。
材料:化学史上有名的“格式试剂”的发明者格林尼亚,年轻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荒废了大好时光。在一次午宴上,一位女伯爵毫不客气地对他说:“请站远点,我最讨厌你这样的花花公子。”这句话像针一样刺痛了他的心,也唤醒了他的自尊心。他辞别双亲,来到里昂,拜师苦学,终于研制出一种重要的试剂,填补了化学史上的空白。191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诺贝尔化学奖。
【师】是什么让格林尼亚勤奋苦读终获诺贝尔奖?
【生】被唤醒的羞耻心
【师】西南大学附中把“行己有耻,君子不器”作为校训来告诫学生。如何才能做到“行己有耻”?
【生】
【师】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1)“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师】有了羞耻心,我们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难过;做错事会感到惭愧;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因此,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
【师】“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师】你认为哪些行为是“耻”的?
【生】
教师举例 见课件
材料:数学考试后,老师在阅卷中发现平时成绩一般的小林通过作弊得了高分。为了教育小林,数学老师佯装糊涂,在课堂上当众表扬了他。小林觉得很惭愧,课后主动跟老师承认了错误。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林奋发努力,成绩有很大的提升。
【师】你怎么评价小林的行为?
【生】小林作弊的行为是错误的,后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是有羞耻心的表现。
【师】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中,存在很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生】
【师】不管是在学校、公共场所,还是在赛场、生意场上,都有相应的规则需要遵守。有同学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生】
【师】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创造着我们自己。说谎、欺骗是一种不良的道德品质,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播放视频《初中男生遭围殴 校园欺凌何时才能停止》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
材料:我的一个朋友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一天,我们去超市的时候,她让我跟她一起偷拿几盒巧克力放在书包里。我该怎么办?
【生】拒绝并劝朋友不要偷
(3)“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材料:小A今年12岁,是某校七年级学生。他原本品学兼优,自从在网吧迷上网络游戏后,每天一放学,他就往网吧里钻,双休日则更是无所顾忌,全天泡在网吧,有时还和同学们在网吧里“包夜”,十分痴迷。
【师】小A的行为正确吗?他该怎么办?
【生】不正确。他应该抵制网络的诱惑,控制自己。
【师】如何增强自控力?
【生】
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增强“我想要”的力量;加强自我监控。
【师】联系小A的事例,小A如何增强自控力?
【生】
二、止于至善
【师】《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请大家解读这句话。
【生】《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师】“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生】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材料:微尘,是青岛的一位普通的市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宁尖山新区PPT.ppt
- 海底两万里 -名著介绍.ppt
-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和调节.ppt
- 浙江耀华2016.7.11日第31周周报.ppt
-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pptx
- 人教二上第五单元《称赞》课件PPT.ppt
- 人工挖施工工艺.doc
- 公区精装修施工.ppt
- 政府引导基金法律服务产品7.22.ppt
-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_7》PPT课件.ppt
- 专题02+时事热点(精讲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安徽专用).pptx
- 专题10+经济建设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pptx
- 专题02+西游记【名著概览】+-+2025年中考语文必读名著演练.pptx
- 专题七+认识国家(课件)-【省心备考】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优质课件.pptx
-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资源.pptx
- 跨学科实践15:制作“龙骨水车”(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项目化课程案例.pptx
- 第13课_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选择题专项讲解——综合类(课件)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选择题练习.pptx
-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资源.pptx
- 7.3+感受澳大利亚(第二课时)-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晋教版202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