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2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ptx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 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乙醇与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不等于混合前乙醇与水的体积之和; 100g溶液的体积与组成有关。;水-乙醇体系; 如:V ≠V1+V2; V(溶液)≠ n1 Vm,1* + n2 Vm,2* 例: 298K,p?,水-乙醇体系 1 ×Vm,水* + 1× Vm,乙醇* = 74.4mL ≠18.09+58.35 = 76.44(mL);偏摩尔量的物理意义: 在等T、p下,多组分均匀的宏观体系,除B组分外,其它组分的数量保持固定不变,使组分B增加1摩尔时所引起的体系广度性质 X 的变化——称为B物质 X 的偏摩尔量。;例2-1:下列偏导数是否为偏摩尔量? ;二、偏摩尔量集合公式;例2-2 有一乙醇和水形成的均相混合物,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4,乙醇的偏摩尔体积为57.5cm3·mol-1,混合物的密度为0.8494g·cm-3,试计算此混合物中水的偏摩尔体积。 ;三、偏摩尔量的测定法 ;四、吉布斯-杜亥姆公式(Gibbs-Duhem);五、同一组分的??种偏摩尔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一、化学势的定义 ;化学势的广义定义: ;例2-4: 指出下列各量哪些是偏摩尔量,哪些是化学势? ;二、化学势与压力、温度的关系;三、化学势判据及应用举例 ; Notes: 1)标准态是人为规定的,是为了计算化学势有一参考点; 2)标准态只限定了压力而不限定温度,所以任何温度下都有自己的标准态,故μB?是温度T 的函数。 ;化学势与压力的关系:;三、混合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四、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实际气体: 分子之间有作用力,分子体积不等于零。 当 p→0时,实际气体→理想气体。;五、实际气体的化学势;理想气体B的化学势;实际气体的标准态: 规定为一定温度及标准压力下的假想的纯态理想气体。;可以看作是相对于理想气体的校正压力; 实际气体混合物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 ; 当往溶剂中加入溶质后,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 pA;Notes:;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气体平衡压力的关系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比较; pB = pB*xB ;四、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四、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四、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四、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例题 2-6: 25℃时,将 1mol 纯态苯加入大量的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200的苯和甲苯的溶液中,求此过程的△G。;五、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 ∵ pA = pA*xA ∴μA =μAy+ RT ln xA 标准态:T、py下纯溶剂A的状态 溶质的化学势 ∵ pB = kx,B xB = kc,B cB = kb,B bB ∴ μB(l)=μx,By (g)+RT ln(kx / p y) + RT lnxB =μx,By(l) + RT ln xB 简写为: μB =μx,By+ RT ln xB 同理有:μB =μc,By+ RT ln (cB /cy) μB =μb,By+ RT ln(bB /by);溶质标准态;依数性——稀溶液定律 ; 沸 点:是指液体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 时的温度 凝固点:固相与液相共存的温度,即固 相蒸气压与液相蒸气压相等时 的温度;问 题;凝固点下降的应用;例2-7: 一个化学研究生在澳大利亚阿尔斯做滑雪旅行时,想保护他的汽车水箱不被冻住。他决定加入足够的甘油以使水箱中水的冰点降低10℃。试问:为了达到他这个目的,甘油和水混合物的重量组成应是多少?;三、沸点升高 △Tb = Tb- Tb* = kb· bB Kb = R( Tb*)2MA / △vapHm,Ay Kb —— 沸点升常数,只与溶剂有关 ;例2-8: 在100g苯中加入13.76g联苯( C6H5 C6H5),所形成溶液的沸点为 82.4℃。已知纯苯的沸点为 80.1℃。 求(1)苯的沸点升高系数;(2)苯的摩尔蒸发焓。 ; 渗透压:是为维持被半透膜所隔开 的溶液与纯溶剂之间的渗 透平衡而需要的额外压力 Π = c R T =(n/V)RT Π V =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