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七类药”资源整理.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当山“七类药”资源整理

武当山“七类药”资源整理 作者:朱海涛,涂自良,王振芬,陈黎,陈吉炎 【关键词】 武当山;,,“七类药”;,,品种;,,功效   摘要:目的报道武当山区“七类药”类中草药资源的品种、来源与功效。 方法 通过资源调查及查阅有关 文献 与标本做出综合 分析 。结果武当山地区“七类药”来源于42科78属,有115种。结论武当山地区“七类药”来源广泛,功效显著,应进一步 研究 、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武当山; “七类药”; 品种; 功效   Abstract:ObjectiveTo report breed,source and efficacy of general purpose“qilEiyao”medical herb resource from Mt.Wudang.MethodsTo give an aggregate analysis by investigating resource,literature and samples.ResultsMt.Wudang “qilEIyao”medical herbs come from 42 families,78 genus containing 115species.ConclusionSource of “qileiyao”medical herbs from Mt.Wudang is extensive,we must study and exploit deeply.   Key words:Mt.Wudang; “Qileiyao”; Breed; Efficacy   “七类药”是我国民间对 治疗 跌打损伤、虫蛇叮咬的一大类以“七”命名的中草药的称谓,如虎尾七、灯台七、麻布七、扣子七等。这些药材大多为药典未收载的草药,但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代 研究证实:多数“七类药”,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1]。“七类药”的含义有多种解释,一曰:七类药功效类如三七,故名;二曰:七类药长于五劳七伤而谓之;三曰:七类药合金疮如胶似漆。民间用其防病治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对武当山地区常用的“七类药”品种进行整理,以便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保护提供依据。   1 武当山地区 自然 概况   武当山地区(范围包括湖北省十堰市所辖五县一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大巴山东段逶迤于南,秦岭余脉屏障其北,汉江自西向东穿越全境。区域地跨东经109°29’~111°16’,北纬31°30’~33°16’。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山大谷狭,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最高点海拔2 740.2 m,最低点87 m。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224~255 d。年平均降水量800 mm以上。受海拔高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因素的 影响 ,本地区气候复杂多样。素有“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之说,为各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2 “七”药品种调查   近年笔者数次对武当山区药用植物进行调查、采集,初步鉴定植物标本2000余份,并由湖北中医学院詹亚华教授复核。经分类、核对、查阅文献资料[2~5],整理出武当山区有“七”字名药材称谓的药用植物115种。它们分属于42科78属,以蓼科、毛莨科、景天科、百合科、菊科、兰科品种较多;多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祛风除湿及舒筋活络等功效,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详见表1)。   表1 武当山地区“七类药”品种名录(略)   3 讨论   3.1 武当山“七类药”也存在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如五加科植物秀丽假人参、珠子参的根茎都叫扣子七,凤仙花科植物窄萼凤仙花的根、大戟科植物西南大戟的根、鸢尾科植物鸢尾的根茎都叫冷水七;蓼科植物支柱蓼的根茎叫算盘七、血三七、红三七,百合科植物开口箭的根茎叫苞谷七、牛尾七、虎尾七,它们的功效作用不尽相同,应注意区别 应用 。   3.2 武当山“七类药”在当地多处于野生状态,随着药材的需求增加,如何保证野生药材的采集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野生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 目前 需要面对的 问题 。近年来中药材半野生栽培成为野生药材采集与栽培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兴药材生产方式[6]。山区可将“七类药”分布较集中的区域人为地围封起来,借助药材的自身繁殖及人工栽种种苗的方式增加药材种群数量,以提高药材产量。再就是开展野生转家生试验,实现部分珍稀药用植物的家种。这样既克服了野生药材滥采滥挖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也实现了药材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发展 。   3.3 在医疗条件不发达的边远地区,运用民间单方、验方 治疗 疾病,是群众用药比较普遍的形式,以“七类药”为代表的民间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比较好的防治疾病效果。通过“七类药”等民间药的 应用 ,可为开发中药资源提供可靠的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