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浅析《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关键词】 《内经》 五脏六腑 咳 痰 淤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有声无痰为之咳,有痰无声为之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内经》对咳嗽的论述颇详,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气所病…肺为咳。” 《素问·咳论篇》既认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所致,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并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等。揭示了咳虽为肺之病变,但其他脏腑病变,也可影响肺而发生咳嗽,从而拓宽了咳嗽的辨证论治范围,对临床辨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临床中笔者诊治了多例有关咳嗽患者,对“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与感悟。今不揣谫陋,草就成篇,意欲求正于医林长者。
《素问·咳论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各在一定的时令受病而后传肺脏,如“乘春肝先受邪,乘夏心先受邪,乘秋肺先受邪,乘至阴脾先受邪,乘冬肾先受邪 ”五脏受邪而后传肺致咳嗽。各脏咳又传胃、大肠、胆、小肠、膀肤、三焦。而六腑又可传五脏,以及脏象间横传,皆可导致咳,内经中还根据脏腑与咳嗽的病理关系分述了五脏咳与六腑咳的特点,五脏咳证,是指邪犯各脏经脉,使各脏经脉气血逆乱,并出现相应的咳证。肺咳:《内经》言:“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心咳:《内经》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内经》言:“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胁下满”。脾咳:《内经》言:“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肾咳:《内经》言:“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六腑咳证:《内经》言:“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 胃咳: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胆咳:呕胆汁;大肠咳:咳而遗矢;小肠咳: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膀胱咳:遗溺;三焦咳:咳而腹满不欲饮食。
祖国医学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病理过程中痰与淤占有重要因素,痰是脏腑功能失调,津液输布障碍,或邪热伤津,炼液而成的。脏腑功能失调以肺、脾、肾三脏为主。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为水之上源,感受六淫外邪,或其它脏腑功能失调,如肝气郁结,横逆伤肺,或久病肺虚,均可使肺失宣降,津液输布失常,停聚为痰;脾主运化,《素问·经脉别论》篇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各种原因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而为痰浊,痰浊上乘,蕴贮于肺脏,即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主水,为水脏,久病肾虚,或劳欲伤肾,肾阳虚弱,不能温化水湿,聚成痰浊。慢性肺病长期反复急性发作,迁延不愈,久病必致脾、肾虚损,为痰的产生提供了病理基础。痰既成之后,又作为内源性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痰阻于肺,肺失宣肃而见咳嗽、咯痰、气喘等症。
血液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有赖于气的推动,有赖于阳气的温煦,气虚或气机郁滞或阳失温煦均可致血淤。久咳患者大多肺气渐虚,无力推动血行而易形成淤血;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肺助心主治节,调节血液循环,外邪闭肺,或痰郁肺阻皆可致肺失宣降,不能助心主治节而形成淤血;久病脾肾阳虚,甚而累及心阳,不能温煦经脉或鼓动血脉,血液凝滞,形成淤血。临床常出现唇甲青紫、面色黎黑、肌肤甲错、胁下痞块、舌质暗红或紫暗或有淤斑、脉涩等表现。血淤络滞,五脏六腑营养障碍而功能受累,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易致外邪侵袭,引起咳嗽反复发作。
痰和淤二者常相互影响,痰阻遏气机,尤其郁阻肺气,肺气被郁,失于宣降,百脉不能正常朝汇于肺,肺不能助心主治节,可形成或加重淤血病理;反之,血淤也可引起痰的产生,加重痰郁病理,由于肺朝百脉,助心调节血液循环,淤血停滞,经脉涩滞,势必引起肺气郁闭或肺气损伤,从而使肺失宣发、肃降,导致津液失于输布,停滞为痰。痰、淤既成,极易形成痰淤相结出现痰淤相兼表现,如咳嗽、咯痰、喘促、唇甲青紫、胁下痞块、舌质淤暗等。
咳嗽常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一般而言,外感咳嗽其病尚浅而易 治疗 ,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其病较深,治疗上难取速效。古人在治疗咳嗽时非常注重内伤、外感之辨。外感之咳以治肺为主,内伤之咳以治其他脏腑为主。因肺通过气道与外界相通,且外合皮毛,人体感受外邪,肺首当其冲,故外感咳嗽属于邪实,治疗上应祛邪利肺为主,而内伤咳嗽本身就是由于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累及于肺所致,按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当以去邪止咳、扶正补虚分别处理。
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理论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典型体现,是一个指导我们进行肺系疾病诊疗的非常 科学 的理论, 现代 医学也已认识到许多脏腑的疾病均可造成咳嗽,如鼻后滴漏综合征、咽炎、心功能不全、胃食管返流、肾功能不全等均可致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_0.doc
- 案例教学贯穿消化内科学习 提高医学生学习效果.doc
- 桑菊感冒片合复方丹参片治疗小儿咳嗽100例.doc
- 桑菊感冒合剂中薄荷的薄层色谱鉴别.doc
- 档案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oc
- 梁冰老中医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doc
- 梅尼埃病中西医治疗疗效观察.doc
- 梅州市常见皮肤性病调查与分析.doc
- 梅花鹿茸血中营养成分的分析.doc
- 梅花鹿鹿茸、鹿托盘及鹿骨水溶性总蛋白比较研究.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