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遂古今炮制述要
甘遂古今炮制述要
【摘要】 经查阅各种 文献 整理出甘遂古今炮制方法演变过程及甘草制甘遂 现代 炮制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甘遂;炮制;十八反;配伍禁忌
Abstract:It reviews the developments of modern preparation of licorice and Euphorbia kansui Liou.,and the ancient and present processing evolution by referring to all documentations.
Key words:Euphorbia kansui Liou.;preparation;18 contraindictions;compatibility and contraindication
甘遂系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是临床上常用峻下逐水药。我国古代文献记载的炮制方法有20余种,但现在只有醋炙,煮制二法。其它炮制方法已经失传,本文试对甘遂炮制方法演变过程及现代炮制研究作一概述。
1 炮制目的及意义
降低毒性,减少烈性,《 中国 药典》记载:甘遂经醋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改变甘遂苦寒之性,增加温性,扩大用药范围,如胡麻制,脂麻制。宋《小儿药证直诀》中有:“炒焦用之,乃温也”。清《外科证治全生素》:“苦寒之性,经(甘草)制,则净不苦而甜,不寒而温,专消坚结痰块核毒”。
2 古今炮制方法
2.1 古代炮制法 甘遂炮制始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雷曰:“甘遂采得后,去茎,于槐钻上细锉,用生甘草汤,小荠苨 自然 二味,搅浸三日,其水如墨汁,更滤出,用东流水淘六七次,令水清为度,滤出,于土器中熬,令脆用之[1]”。唐代《外治秘要》出现猪肾制法,熬制。《三因极一病症方法》有去心,宋代甘遂炮制有了很大 发展 ,首次出现湿纸煨,《太平圣惠方》有胡麻制,《圣济总录》有酥制、麥夫制、麥夫炒,《卫生宝鉴》有面煨等法,如宋《圣惠芳》甘遂丸中治卒身面浮肿,上气喘息时,甘遂半两(煨令微黄)的描述,以及治二便不通,用甘遂末以生面糊调,敷脐中及丹田内,仍艾炙三壮,饮甘草汤,以通为度。元朝又新增煮制甘遂《丹溪心法》,明代煨法较普通,李时珍曰:“今人多以面煨,以去其毒”,《奇效良方》中记载:“将甘遂入大鲫鱼肚内,煨令焦黄,取出烘干”。另外尚有大麦制,培制《普济方》,面煮《仁术便览》。至清代又新添猪肾煨制《握灵本草》。甘草制《外科证治全生集》,其记载如下:每斤用甘草四两,煎汤浸三日,汤黑去汤,河水淘洗,取清水日淘,每日换水数次,三日后去心,再淘,浸四五日,取一勺入白瓷盆内隔一宿,次日盆中水无异色,乃妥,再浸三四次,沥干,以面裹如团,入糠火煨,煨至面团皆黄,内药熟透,取出晒干,入锅炒透,磨粉[2]。
2.2 现代 炮制法 古代对甘遂的炮制方法有20余种,现今留存只有《 中国 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的醋制甘遂和煮甘遂《中药药大辞典》中的煮甘遂两种。有研究据报道给小白鼠分别口服生甘遂和炙甘遂的酒精浸膏后,均有明显泻下作用,但生甘遂泻下作用较强,其毒性也较大,说明醋炙甘遂能降低毒性。又生甘遂刺激性比炮制品大6倍左右,生甘遂水煎液的刺激性比炮制品水煎液大2~3倍。此外煨法,甘草制,豆腐制均能降低毒性[3]。
3 甘遂与甘草炮制研究
古代医学认为甘遂与甘草属“十八反”配伍禁忌。如《本草经集注》云:“瓜蒂为之使,恶远志,反甘草”。但是《本草汇言》中有:“甘遂用甘草水浸三日,晒干,再以面裹煨熟用。”及《金匮要略》甘草半夏汤,甘遂与甘草联合配伍,因此产生分歧。现代大鼠实验研究认为:甘遂与甘草配伍时,如甘草用量与甘遂相等或少于甘遂时,无相反作用,有时可能解除甘遂的副作用,如甘草用量大于甘遂则有相反作用[4],还有人用小鼠腹腔注射甘遂50%乙醇浸出液,则半数致死量为(18.459+0.369)g/kg,如甘遂与甘草以10.5,11,13,11.5之量同上制取浸出液,则半数致死量大为降低分别9.967,0.697,0.209,0.132g/kg。另据杨志军等[5]报道:将84只健康小白鼠随机分为NS组、甘遂组、甘草甘遂41组、甘草甘遂21组、甘草甘遂11组、甘草甘遂12组、甘草甘遂14组,共7组。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对小鼠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尤以甘草甘遂11组对肝脏的损伤最严重。可见,甘草制甘遂其毒性大为增加,且甘草越多,毒性越大。
4 结论
甘遂炮制 历史 悠久,其方法有20余种,由于时代久远很多方法已失传,故应积极发掘整理。胡麻制、脂麻制其目的是改变甘遂苦寒之性,增加温性,扩大用药范畴,因出现时间较短,且未记载炮制作用及目的,应进一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