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标准》.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上海市《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标准》

上海市 《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标准》 (征求意见稿) 2017 年5 月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 3 3 基本规定 4 4 节地与室外环境 8 5 节能与能源利用24 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38 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0 8 室内环境质量64 9 施工管理 89 10 运营管理 102 11 提高与创新 114 1 总则 1.0.1 为了更好地引导上海市养老建筑按照绿色建筑要求建设,规范绿色养老建 筑的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 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 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改善,老龄化进程将逐步加快。人口老龄化将影响我国的经济 发展和养老模式,对国家社会保障体系提出更严峻的要求,因此应对老龄化已成 为我国经济社会和城乡建设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我国最早进入老龄 化的城市,上海市2015 年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435.95 万,占总人口比 例首次突破百分之三十的关口,上海人口老龄化趋势已进一步加重。根据上海老 龄科研中心预测,上海人口老龄化在“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深化。到2018 年, 上海户籍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突破500 万,2020 年总数将超过540 万人, 且随着时间推移规模将持续扩大。养老问题势必作为重大民生问题在“十三五” 期间予以突破。 自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国外已在商业、办公等商业化建筑之外的医疗、养 老、教育等建筑领域推动绿色技术的应用,并引入养老建筑绿色化这一概念,但 目前在我国养老建筑建设中“绿色化” 的概念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此外,养老建 筑由于其特殊的使用和服务对象,在选址方面条件严格,对于室内外环境的标准 较高,且对于运营管理的要求也比较特殊,需要在节约能源、资源,保证环境质 量和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之间寻求平衡。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虽然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但并不能完全体现养老建筑的特殊要求。因此, 为了更好地引导上海市养老建筑按照绿色建筑要求建设,规范绿色养老建筑的评 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新建、改扩建老年人住宅、老年人公寓和养老设施等 各种类型养老建筑的绿色建筑评价。 1 1.0.3 绿色养老建筑评价应以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前提,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上海市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特点,对养 老建筑全寿命期内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外环境品质、人文关怀等方 面进行综合评价。 【条文说明】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和抵抗力不断下降,对居住与生活环境在生 理和心理两方面均有特殊要求,因此绿色养老建筑应首先以满足老年人生活需 求,提高老年人质量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将因地制宜作为上海市绿色养老建筑 评价的基本原则,在评价时注重地域性、实事求是。另外,建筑从规划设计到施 工,再到运行使用及最终的拆除,构成一个全寿命期。本标准参照2014 年修订 发布的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基本实现了对建筑全寿命期内各环节和 两阶段的覆盖,因此绿色养老建筑的评价应以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地、 节能、节水、节材,提升室内外环境品质为基本原则,注重人文关怀,综合考虑, 统筹兼顾,总体平衡。 1.0.4 绿色养老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上海市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 符合国家和上海市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是参评绿色养老建筑的基本 前提条件。本标准重点在于对养老建筑的四节一环保性能进行评价,并未涵盖通 常建筑物所应有的全部功能和性能要求,如结构安全、防火安全等,故参与评价 的养老建筑尚应符合国家和上海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 2.0.1 绿色养老建筑green building for the aged 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004511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