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果名称加工专用型辣椒新品种选育与应用.doc
成果名称:加工专用型辣椒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吕中华、黄任中、刘晓波、郭军、黄启中、张世才、史思茹、皮竟、钟建国、包忠宪、何叶
主要完成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成果简介:
加工型辣椒是指采收老熟红椒及酱红椒,主要用作干制、酱制或泡制加工的辣椒品种类型。
(一)主要技术内容
开展辣椒特异育种材料创制,优良自交系培育,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培育具自主知识产权、加工专用新品种 3 个,育种研究居全国领先水平,推动了全国加工型辣椒行业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
1、加工型辣椒特异育种材料创制
在发掘国内外辣椒种质资源,鉴定筛选的基础上,对特异性状进行定向多代选择,通过目的基因的定位与重配,创制出 2 份性状优良、高辣椒(红)素特异育种材料;采用系谱法单株优选和株系纯化,培育出性状稳定的自交系,采用格尼芬法进行配合力测定,筛选出 481-4-1、750-1-1、534-2-1、83-11 4份高配合力、性状优良的亲本材料。
2、加工型辣椒新品种选育
制定优质抗病高产的育种目标,运用优势育种理论,对优良自交系进行亲本选配、测交配组,通过基因的杂交重组,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经逆境鉴定、多点试验和区域试验,选育出艳椒 425、417、132 等加工型辣椒新品种。
3、加工型辣椒安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构建
开展冷凉山地集约化育苗、节水栽培、配方施肥、病虫防控等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朝天椒制种技术研究,构建了加工型辣椒生产技术体系。
4、新品种新技术应用
新品种新技术配套,在重庆辣椒主产区石柱、綦江等地应用。
(二)主要技术创新点
1、率先开展加工型辣椒特异育种材料创制,取得突破突破新进展。获得2 份性状优良、高辣椒(红)素材料,4份朝天类型或长尖椒类型高配合力、性状优良的亲本材料。
2、率先在国内开展加工专用型辣椒新品种育种研究,育成突破性品种。育成首个单生朝天辣椒杂优新品种“艳椒 425”;培育出第一个通过全国品种鉴定的加工专用型辣椒新品种“艳椒 417”; “艳椒”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填补了我国加工专用型辣椒育种空白,引领我国加工专用型辣椒育种方向。
3、率先构建了加工型辣椒安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并示范应用,使重庆加工型辣椒的整体种植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4、支撑重庆辣椒产业成效显著。 “艳椒系列”占重庆加工型辣椒杂交品种种植面积的 90%,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覆盖率高,成为重庆辣椒基地石柱、綦江等地的主栽品种,也是小天鹅等加工企业采购的主要原料。
(三)应用推广及效益
“艳椒系列”品种在加工型辣椒主产区西南、华中、华南等 20 余个省(市)应用,对贫困山区农村经济提升、特色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做出了显著贡献。 2010-2012 年累计推广面积 186.59 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9.3 亿元,辣椒加工创收 2.6亿,种业企业创收 1550万元。
推广应用情况:
该成果采取“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技术路线,对育成品种开展安全
高效生产栽培、杂交制种等配套技术研究,构建了加工型辣椒安全高效生产技术
体系,并联合种业企业,强化示范推广,加快产业化开发,成果应用广泛,品种
推广面积大,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一)成果应用广泛
“艳椒系列”已在我国西南、华中、华南加工型辣椒主产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河南、湖北、湖南、福建等 20 余个省(市)应用推广,2010-2012 年累计推广面积 186.59 万亩。“艳椒”成为已成为我国推广区域最广、推广面积最大的加工型辣椒品种。
授权生产经营情况:重庆科光种苗有限公司,联系人:刘晓波,电在重庆、辽宁、江苏、海南等地建立亲本繁殖和种子生产基地,在全国20 个省市区建立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进行示范推广。
(二)经济效益大
根据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河南、湖北、湖南、福建等等 20 余个省市区种业企业提供的推广应用情况,2010~2012 年,在重庆市推广 91.58 万亩,占重庆种植面积的2/3;市外推广95.01万亩,累计推广186.59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9.3 亿元,重庆加工企业创收2.6亿元,种业企业累计创收 1550 万元。
(三)社会效益明显
1、推动了加工型辣椒行业进步,使重庆加工型辣椒育种走在全国前列。
2、形成了以“十七大”党代表、“辣椒妈妈”吕中华为代表的辣椒研究团队。
3、连续承办 2007-2013 年“重庆.石柱辣椒对接会”, 提升了重庆辣椒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艳椒系列”成为重庆辣椒基地石柱、綦江等地的主栽品种,种植户增产增收明显;发展加工延长了辣椒产业链,使辣椒产业成为石柱、綦江等地的富民强县的“红色产业”、“支撑产业”。
3、促进了重庆辣椒加工业的发展
“艳椒系列”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