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庐山植物实习课件
第四章 植物地理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
2016年5月29~2016年6月3;
实习地点: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
实习目的:
(1)认识常见的植物种类;
(2)观察庐山植物群落的类型;
(3)进行植物群落样方的调查以培养基本的野外实践能力;
(4)了解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分布范围
(5)了解植物群落的内部层次结构以及生长的环境条件等。
4.1实习概况
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郊,西北滨临长江,东南接鄱阳湖。庐山是由断裂抬升而形成的断块山,山体平面形状呈肾形,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延伸,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主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8m,高出四周平原约1440m,属于中山类型。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因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具有鲜明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特色。同时,庐山是一座中山,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水热状况存在着垂直分异,与周围平原地区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的特点。其年太阳辐射能比较丰富,在海拔1165m的庐山牯岭为5040MJ/m2。庐山的气温要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低,使得山上空气密度较小,空气与地面热交换过程快,气候显得凉爽宜人。庐山的降水比同纬度的山下平原多,不仅平均年降水量比同纬度的山下平原多,而且庐山的阴雨日数也比山下平原要多。庐山各月降水量分配并不均匀,雨季短,但雨季降雨量将近全年的的一半。这表示了庐山气候的季风特色。
通过实习观察和查看资料,我对庐山植被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下面是对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特点作简要的分析,主要包括植被类型与分布情况受土壤、地质、气候和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影响形成的植被垂直带谱(如右图所示),具体将庐山植自下而上分为:①山地常绿阔叶林;②山地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③山地落叶、阔叶林。另外,庐山还分布着非地带性质植被。
4.2庐山的植被
庐山的植物概况
虽然人类的活动对植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庐山的植被资源依然非常丰富 ,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据统计,庐山植被种类有2000多种1000多属,其中维管束植物计有210科,735属,170种;种子??物175科661属1517种;蕨类植物35科,73属,149种。庐山的的植物具有两大特点:①物种资源丰富 。庐山植被以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主,特别是亚热带种类是庐山植被的重要成分,其中又属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最为丰 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 000种,分布有野生观赏植物528种,乔木类138种,灌木类140种,藤木类52种,草本类198种。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毛竹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生灌木丛、草丛、草甸、沼泽 植被等,主要植物种类有:枫香、日本扁柏、庐山厚朴、三角枫、金钱松等。②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庐山在这种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垂直分布条件下, 从下 到上有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针叶林。且竹林、灌丛、草地等类型发育完全,植被演替规律典型。
4.2.1庐山植被的垂直分布
由于庐山是一座中山,且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典型的山地地貌、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条件,因此发育着呈现垂直分布的土壤,进一步促成了植被的垂直分布结果。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山上与山下处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相比,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庐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升高,由于水热条件的垂直分异,庐山气候和土壤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特征,从下到上有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针叶林。且竹林、灌丛、草地等类型发育完全,植被演替规律典型。具体从山麓到山顶的分布为:⑴800米(东南坡)或700米(西北坡)以下为山地常绿阔叶林;⑵800米到1100米(东南坡)或700米到1000米(西北坡)为山地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3)1100米(东南坡)或1000米(西北坡)以上为山地落叶、阔叶林
2.2.1山地常绿阔叶林
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为水平地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山地的延伸部分。分布于海拔700米(西北坡)或800米(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幅度。这里属于中亚热带气候,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和山地黄壤,有机质含量很低。
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目前仅在秀峰寺,白鹿洞,观音桥,石门涧,碧云庵等地有小面积的残存,而南坡优于北坡,其群落性质、类型、区系组成等与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基本相似。由于本带所处海拔低,其基部与农业地区相连,人类活动频繁,常绿阔叶林破坏十分严重,并被次生林代替,次生林中的常绿表明群落正朝着常绿阔叶林的方向演替。
[外貌特征]
常绿阔叶林由于发育在温暖湿润的生境,故外貌常年常绿,叶一般呈暗绿色而反光,林相整齐,林冠浑圆、连续,叶片中等大小、呈椭圆形、渐尖、革质、表面具有厚蜡质层、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