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专线前期施工技术研究成果资料汇编正文部分1课案.doc

铁路客运专线前期施工技术研究成果资料汇编正文部分1课案.doc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铁路客运专线前期施工技术研究成果资料汇编正文部分1课案

软土地基路桥设计参数试验项目(昆山试验段) 技 术 文 件 目 录 1.软土地基路桥设计参数试验项目总述------------------------2 2.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方法研究报告-------------14 3.湖州碎石土填料的工程性质和施工工艺 及质量检测方法研究报告---------------------------------65 4.桥(涵)路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艺 及质量检验方法研究报告---------------------------------93 5.沉降观测分析报告--------------------------------------126 6.经济成本分析报告--------------------------------------160 7.附件:施工照片选录--------------------------------------164 软土地基路桥设计参数试验项目(昆山试验段)总述 1 试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世界各国在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之前,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前期各种类别的试验研究,对已取得的科研成果或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和进一步深化,为工程的具体实施提供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方法等。 根据国际上各国和地区建设高速铁路试验段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因情,在京沪高速铁路全面实施之前有针对性地组织进行有关专项试验研究是十分重要地,也是十分必要的。 京沪高速铁路的设计针对不同工点和不同类型地质条件下的路基工程,采取了不同的工程处理措施,从填筑标准、工后沉降等方面均作了规定,但因高速铁路对线路平顺性标准较普通铁路提高很多,概念上有许多质的区别,它的设计和施工在我国尚属首次。特别是对于高速铁路软土路基地段的设计,在沉降计算与控制以及加固技术与措施方面国内外均无相应成熟的经验和通用的规范或标准。同时,由于路基基床填料标准要求高、用量大,京沪高速铁路南段沿线天然填料不能满足相应的要求,因而存在填料的改良和远途运输等问题。 通过开展试验段的试验研究、掌握地基特性与变形规律,对填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检验标准、控制措施等进行深入系统的专题研究,可以验证多种地基加固措施的实际成效,确定合理的加固方案及相应的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提出符合国情和现场实际的设计原则、设计参数以及施工工艺、质量检测措施等,为类似条件下的软土地段路基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本试验研究项目由铁道部高速办组织,铁四院具体策划,在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正线上选取具有代表性地质条件地段组织进行软土地基路桥设计参数试验。该项试验工作是以工程为载体,试验为核心,通过项目的实施获取相应的试验数据,以验证设计方案、施工工艺、检测方法、工经定额等的合理性,为修正和完善有关的规范、标准以及设计参数数据提供依据,为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进行高速铁路进行技术上的准备。其主要试验目的有: 验证全线设计中拟采用的地基加固措施对控制工后沉降的实际效果,评 价沉降估算方法及精度,规范其施工工艺与质量检验方法、标准。 (2) 系统试验沪宁段主要填料(碎石土、下蜀黏土、石英二长岩风化物)类型的改良方法、填筑工艺、压实质量检验手段及其动力特性,指导全线路堤设计与施工。 (3) 研究桥(涵)路过渡段的施工方法及其动力特性,指导设计与施工。 (4) 研究软土地基桥涵桩基础的静承载力、在高速列车动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桥涵基础的沉降变形规律,斜交涵动承轨台的动力响应等,以获取相应的参数指导设计。 (5) 对高速铁路施工便道的标准及其它附属工程进行研究,指导设计与施工。 2 试验概况 2.1 工程地质概况 试验段地基属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层,表层为黏土,灰黄色,软~硬塑,层厚0.76~3.60m;其下为淤泥质粉质黏土,深灰色,流塑,含少量腐植物,局部夹有薄层粉砂,具高压缩型、低强度、高触变性的特点,厚3.2~16.5m;下卧层为粘土、粉土及粉质粘土,软~硬塑。各层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 黏土,灰黄色,软~硬塑,夹有少量铁锰结核,表层0.2~0.5m为种植土,含有植物根系,该层厚0.76~3.60m,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点范围广泛分布。 ② 淤泥质粉质黏土,深灰色,流塑,含少量腐植物,局部夹有薄层粉砂,具高压缩性、低强度的特点,且大多数灵敏度超过16,为流动黏土,具高触变性,工点范围广泛分布,厚3.2~16.5m。 ③ 黏土,粉质黏土,粉土,局部夹薄层粉砂,呈交错断续沉积,层理清晰,具体分布如下: ③-1粉质黏土夹薄层粉砂,绿灰色,软塑,厚0~4.1m,分布于0+000~0+475。 具中等压缩性。 ③-2黏土,深灰色一浅灰色,硬塑,厚0~8.1m,呈透镜体分布于0+090一+315, 垂镜体分布。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