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氧簇超分子复合物自组装及功能化.PDFVIP

金属-氧簇超分子复合物自组装及功能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属-氧簇超分子复合物自组装及功能化.PDF

金属-氧簇超分子复合物自组装及功能化 时间:2017年5月12 日 (周五)14:00-16:00 地点:化新楼211会议室 报告简介: 无机金属-氧簇是指多个金属/非金属离子酸根通过缩合形成的一类结构和形态明确 ,化学组成清楚的纳米尺 度无机大阴离子 ,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功能性。然而 ,由于簇表面直接化学修饰的限制 ,其功能难以 得到更有效利用。而以这类无机硬粒子作为自组装结构基元 ,不仅能够从多方面解决无机簇的功能应用瓶颈 ,也 为建立新的构筑基元体系提供了契机。为此 ,我们将具有刚性无机核 (多金属氧簇阴离子 )与柔性有机壳 (含有 烷基链的表面活性剂阳离子 )通过离子相互作用获得超分子复合物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类具有独特结构和自适应性 质的新的构筑基元体系 ,系统的研究了各种条件下的组装原理与组装过程。围绕该类构筑基元 ,我们建立了如何 将多金属氧簇引入到软物质体系中的方法 ,获得了动态响应的功能组装体系 ,发现了将组装结构应用到功能材料 中的有效途径 ,实现了软材料中无机金属氧簇的结构与功能协同。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超分子复合物有机相 中的自组装结构与组装原理、表面图案化自组装、杂化超分子液晶、发光有机聚合物和光致变色二氧化硅膜、以 及协同超分子催化。通过组装基元设计调控分子间作用力 ,获得了超分子凝胶、温敏聚合物;通过组装体的刺激 响应和可逆结构与形态变化 ,实现了组装体的手性、光致和电致变色性、催化和磁性等功能调控;通过表面相容 性修饰 ,获得了磁共振和荧光双成像并实现药物负载和光热可控释放;利用静电作用构建了网络组装结构并将其 用于精确纳米尺度粒子分离等。 报告人简介: 吴立新 ,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 究工作集中在胶体与界面化学和功能高分子的交叉领域 ,涉及小分子和大分子在表面 与界面的吸附、组装及其相互作用带来的结构、性质变化等方面。他于1982年毕业于 黑龙江大学,1989年获得吉林大学硕学位,1993年获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 ,1995年在 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7-1998年于香港大学作访问学者,2002年 于德国明斯特大学作访问教授 ,2011年在美国里海大学作高级访问科学家。目前已经 在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J. Am.Chem . Soc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获授 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承担国家97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10余项。他于2002年获教 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支持,2008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获吉林 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现为中国化学会有序分子膜专业委员会和胶体与界面化学专 业委员会委员。 代表作: [1] Flexible single-layer ionic organic–inorganic frameworks towards precise nano-size separation, Nature Commun. 2016, 7, 10742. [2] Polyoxometalate-driven self-assembly of short peptides into multivalent nanofibers with enhance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2592. [3]Controllable nanostructure formation through enthalpy-driven assembly of polyoxometalate clusters and block copolymers, Macromolecules ,2015,48,4104. [4] A photo-driven polyoxometalate complex shuttle and its homogeneous catalysis and heterogeneous separation, J. Am.Chem. Soc. 2013, 135, 14500.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