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大全067.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分析大全067

华慧教育 专业 ▪ 权威 ▪ 轻松 ▪ 快乐 案例分析大全 067 从本案看抢夺罪和抢劫罪 案情: 2008 年 6 月 17 日下午6 时许,江西省某县职工黄女士骑电动自行车下班回家。当她行至工业 园区人比较少的路段时,突然两男青年(王某、刘某)骑着一辆摩托车疾驶而至。黄女士还没来得 及反应,坐在后座的刘某迅速伸过手来,用力拉住了黄女士的挎包。黄女士虽然被吓呆,但并没有 马上松手,仍紧紧地拉住手提包的带子。就在这一瞬间,摩托车加大油门往前冲去,黄女士整个人 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拖出去,电动自行车摔倒在地,黄女士头部撞在水泥路面上,致黄女士受伤。 分歧: 对于本案的定性,产生了两种观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此案为典型的“飞车抢夺”,主张以抢夺罪定罪处罚。其理由是:行为人的作 案方式,是趁被害人不备,突然夺取其财物,犯罪对象是被害人控制的财物而不是被害人的人身, 即便是利用行驶的机动车辆抢夺这一危险的作案方法,有时在结果上会造成被害人的人身伤害,但 也不是行为人的主观直接故意,目的是为了作案后快速逃跑。本案中,王某、刘某二人以非法占有 为目的,趁黄某不备,突然夺取黄某财物,完全符合构成抢夺罪的构成要件。虽然,王某、刘某的 飞车抢包行为还造成黄某受伤,但应认定为飞车抢夺从重处罚情节。故本案应以抢夺罪从重处罚。 第二种意见认为,王某、刘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主张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其理由是:抢劫罪 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被害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或将财物 抢走的行为。实施抢劫的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的目的是使被害人不敢反抗、不能反抗或不知反抗。 “飞车抢夺”行为采用正在行驶的机动车辆抢夺,这是危险的作案方法,不但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安全, 而且在抢夺时被害人基本上无法或不知反抗和自卫。符合抢劫罪的主客观构成要件。 从本案来看, 王某、刘某在“飞车抢夺”行为的实施过程中,被害人黄某已经意识到被抢而保护财物,王某、刘某为 取得财物而强行想甩开被害人黄某,在这种情况下,王某、刘某的行为方式和对象都发生了转化, 其行为已经不具有突然性,并不是趁被害人黄某不备,公然夺取,而是采取暴力行为,且行为不仅 侵犯了侵犯了被害人的财物,而且被害人的人身,行为的性质就随之发生转化,抢夺行为转化为抢 劫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故应以抢劫罪定罪量刑。 分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其理由如下: 从犯罪客观方面分析,抢劫罪客观表现为以暴力、或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他使被害 人不知反抗、不能反抗、不敢反抗的方法,当场劫取公私财物。抢夺罪则表现为不使用暴力、胁迫 等强制方法,趁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本案中,王某、刘某二人虽然只对黄 某的挎包直接行使了有形力,并未触及黄某的身体。但当黄某拉扯反抗时,王某、刘某迅即加大油 门,将黄某拽倒致其受伤,完全压制了被害人的反抗,应当认定为“抢劫罪中的暴力” 。 从犯罪主观方面分析,抢劫罪和抢夺罪在主观方面有相同之处,表现在,两罪的罪过形式都是 故意,且是直接故意,都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但两罪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体现在故意 的内容不同。抢夺罪故意的内容比较单一,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公然抢夺的行为会造成公私财产 权被侵害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即,实施抢夺的行为人仅仅对他人财产权受侵害这 一结果是故意的。抢劫罪的故意内容则较为复杂。因为抢劫罪的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公私 财产权,又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之对应,抢劫罪的主观要件应表现为对侵犯这两种客体的损害 事实(即危害结果)都存在故意。稍有不同的是,对侵犯财产权的危害结果只能是直接故意;对侵 犯人身权的危害结果则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以采取暴力手段实施的抢劫为例, Tel :010 华慧司考 QQ :858405965 华慧教育 专业 ▪ 权威 ▪ 轻松 ▪ 快乐 其主观方面既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抢劫行为会发生侵犯公私财产权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其发生; 也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采取的暴力手段会造成他人人身权利受侵犯的危害结果,并希望或放任这种 结果发生。由上述分析可知,行为人在抢夺的过程中不慎造成被害人伤亡,与以暴力手段实施的抢 劫造成被害人伤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