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学校 王占凤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读古诗,了解诗文大意。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通过读﹑悟﹑理解诗句意思,能把读诗感受与他人交流。
3﹑领悟古诗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人出版社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之前用百度网搜索了《题西林壁》这首诗的相关教学资料,下载了很多教案作参考。这首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优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教学方法:
本首诗,要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感悟人生哲理。在教学中我准备采用范读、自由读、齐读、合作读等方式,让学生从读中感悟、提高认知,教师适时点拨并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让学生感悟,从不同角度去看,庐山呈现的不同景象。加深诗句意思的理解,感悟人生哲理,进而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第一组课文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今天我们将走进第二组课文。先看第二组课文的导读部分。指名读。
思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怎样学习这组课文?生读后汇报:主题:观察与发现。
学习方法:了解﹑体会,学习。
教师:
1、一年级时我们学过古诗《望庐山瀑布》。大家还能背出来吗?(生背),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介绍背景。播放课件。
(/bencandy.php?fid=107id=4748)
3、读题:看注释理解题意。
二﹑初读古诗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节奏。
(用“—”标出延长音,用“.”标出重音)
2、生自读,找出需要提示的读音、字形。
3、前后桌互相读,注意节奏。
4、指名读、齐读、分组读,思考诗意。
5、学生试说自己已读懂的意思,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三、理解诗意
1、理解前两句诗句,要求学生找出方位角度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诗意。
教师画出简笔图,帮助学生理解横看侧看的景色。
让学生想象:从远近高低不同角度看庐山会是什么样?(板书:横岭侧峰远近高低不同)
教师小结: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有不同结果,那么作者有什么体会呢?请大家看看第二句诗。
2、理解后两句诗。
学生默读诗句说说诗意。
3、与前一句比较有什么不同?
学生:前一句写景,后一句明理
板书:写景、明理
4、小组交流,说诗意。播放课件
(/bencandy.php?fid=107id=4748)
四、感悟提升
1、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正面目?
2、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不相同,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学生举生活中例子。
3、小结: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正如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教师:那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学生:喜爱、赞美) 教师板书
五、课堂总结
教师:庐山是祖国壮丽山川的一部分,我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为祖国有这样的名山而感到自豪!
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六、板书设计
横—岭
写景 侧—峰 变幻莫测
远近高低—不同
题西林壁 不识——真面目 喜爱 赞美
明理 寄意深远
只缘——此山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