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听听那冷》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上阕:感慨已逝岁月 少年不识愁滋味,红烛罗帐听歌雨;壮年漂泊江舟上,西风断雁悲凄凉】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下阕:悲叹目前境况 而今识尽愁滋味,家破国亡万事空;悲欢离合鬓已霜,僧庐听雨到天亮】 * * * * *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学习目标 1、感受作者及本文丰厚的文化底蕴 2、领悟本文的精神实质:怀着乡愁的冲动,寻找精神家园,而又无家可归、有家难归的凄凉、凄清、凄楚、凄迷和悲愤 1928年生,福建永春人。1949年随父母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考入台湾大学三年级,52年毕业。58、64、69年三度赴美进修讲学。74—85年任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92年才回大陆。 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2003年度散文家余光中先生受奖词 我曾说:“散文与诗是我的双目,任缺其一,世界就不成立体。” 在风格上,我不认为散文只是橄榄、清茶,因为“韩潮苏海”原为古文可羡之境界。 无论是诗或散文的创作,我取法的典范首先是中国的古典,其次才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与西方文学。古文教我如何掌握凝练、整洁,白话教我如何做到自然、亲切,英文教我如何经营层次井然、长而不乱、富而不杂的复合句法。我相信只要得法,混血更美,合金更贵。 我的文体观是:白以为常,文以应变,俚以见真,西以求新。文体富于弹性,散文家才能呼风唤雨。 在散文的语言技巧上,我追求多元的弹性,认为语言应文白互补,句法应长短相济,分段忌四平八稳,题目应别出心裁。 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物是人非,便有乡愁。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乃此生最大的伤痛。幸好那时我已经21岁,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乡愁 (能够到达 微喜) (可以到达 略愁)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无法到达 悲伤) 【自然规律无法抗拒】 (有家难归 郁愤) 【人为阻隔怎能忍受】 听听那冷雨 一(1- 4 )少年听雨的清丽 二(5-12) 中年听雨的凄迷 三(13-15)老年听雨的悲愤 整体感知 局部认知 一、少年听雨的清丽 1、少年时代的故乡是什么色调的? 杏花春雨江南 清新明丽 2、如今,雨中的台北与心中的故乡是什么色调? 雨中黑白默片 黯淡凄凉 3、少年、现在,故乡的色彩反差为什么这么大? 远离故土,有家难归。 5、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联系? 话题由台北的冷雨引起,本质内容是对少年时代雨中故乡清新明丽的景色的回忆。二者形成巨大反差,突出思乡的主题。 4、思念故乡怎么办? 从美丽不老的中文方块字中寻找寄托。 二、中年听雨的凄迷 1、写在美国看风景,有何用意? 异国风光虽美,却无法抚慰思乡之情,我不认同。 2、写在台湾两度夜宿溪头看风景,有何用意? 台湾风景也很美,但我不确认,因为台湾也不是我 的故乡。 3、身在异乡,有家难归,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凄凉、凄清、凄楚、凄迷。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