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 北 石 油 大 学 学 报 第38卷 第 2期 2014年 4月
JOuRNALOFNORTHEASTPETROLEUM UNIVERSITY Vo1.38 No.2 Apr. 2014
DOI10.3969/j.issn.2095—4107.2014.02.002
鄂西一渝东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
黑色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罗 超 ,刘树根 ,孙 玮 ,冉 波 ,王世玉 ,杨 迪 ,
白志强 ,叶碉豪 ,张 旋 ,邓 宾
(1.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JI成都 610059; 2.陕西延长石油 (集团)有 限责任公
司 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75)
摘 要 :通过总有机碳质量分数 ∞(TOC)、X线衍射全岩分析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 ,获取鄂西一渝东地 区牛蹄塘组
黑色页岩 w(TOC)值、矿物组分 、孔体积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探讨微观孔隙发育控制因素.结果表 明:沉积相控制矿物
组分 、矿物组分控制孔隙发育 ,孔隙发育特征反 映不 同的等温吸附线形态 、孔径分布规律 、孔体积和 比表面积分布频率.
浅水陆棚相黑色页岩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较高,石英和黏土质量分数相对较低 ;深水陆棚相基本不含碳酸盐矿物 ,石英
和黏土质量分数较高;根据等温线和吸附回线特征将黑色页岩分为 3类 ,分别对应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较高的浅水陆棚
相黑色页岩 、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中等的浅水 陆棚相黑色页岩和几乎不含碳酸盐矿物的深水陆棚相 黑色页岩 ;黑色页岩
是否含碳酸盐矿物 ,其孔体积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区别 明显 .有机质丰度和矿物组分不 同程度控制着鄂西一渝东地 区
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微观孔隙发育.石英和黏土质量分数主要控制微观孔隙发育 ;w(TOC)对孔体积影 响不大 ,但对 比表面
积有积极作用 ;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对总孔体积影 响不大 ,但高质量分数碳酸盐矿物有利于宏孔体积增加.另外 ,碳酸盐
矿物质量分数制约着黑色页岩 比表面积发育.
关 键 词 :孔 隙结构 ;黑色页岩 ;控制因素 ;氮气吸附;孔径分布;牛蹄塘组
中图分类号:TEl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107(2014)02—0008—10
0 引言
“黑色页岩”系指总有机碳质量分数 叫(TOC)1 的暗色细粒富有机质沉积物或沉积岩_l].因此 ,
“黑色页岩”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包含狭义上黑色富有机质页岩、泥岩、硅质岩和灰岩等.文中 “黑色页岩”
仅涉及黑色富有机质页岩和泥岩.
含气 (油)页岩主要由基质 、黏土 、有机质、孔隙和水组成L3],页岩气 以游离态和吸附态存在于其中,因
而页岩储层是页岩气研究的重要环节 [4 ].由于页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 的特点,有机质和无机组分中纳米
级孔隙对页岩气的储集和产能有着重要含义 ].目前 ,电子成像技术应用于页岩黏土和有机质的纳米级孔
隙结构研究[7143,主要用于定性评价孔隙类型、形状和孔径大小l】 ,不能展示孔径分布特征及定量分析
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分布频率:一方面,电子成像技术多不能观察到 5nln以下的孔径 ;另一方面 ,电子成像
技术观察范围局限于 1200 m 以内,不能客观呈现更大范围(如平方毫米)内岩性非均质性_1.采用压
汞仪法 (MIP)、氮气吸附法 (GA )、二氧化碳吸附法 (GA 。)和核磁共振法 (NMR)可以弥补 电子成像技
术的不足.压汞仪法要求压强大于 41.4MPa,可测孔径范围较大,理论上大到几百微米 ,小至 3.6nm 以
下 ,实际上要大得多,对 10nm 以下孔隙统计效果不理想 ;氮气吸附法理想测定范围为0.35~4O0.O0nm,
实际上对泥质岩测定范围更小 ,为1.7~200.0nm;二氧化碳 吸附法可测 的最小孔径 比氮气 吸附法 的略
小.目前 ,针对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的研究多采用氮气吸附法 ,通过低温液氮吸附实验获取等温线 ,根据吸附
量计算得到孑L体积 、比表面积 、孔径分布,如 BET法 、BJH法、HK法和DFT法等,从而了解孔隙的几何形
状 、大小 、分布、连通及其配置关系.
收稿 日期 :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班户外游戏教案100篇.doc VIP
- 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测试数学(解析版).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测试卷.doc VIP
- 2024年9月江苏省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带详解.docx VIP
-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doc VIP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汇编一.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部编版).doc VIP
- 湖南省衡阳市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届高三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一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年产6万吨合成蜡深加工项目(红石化工公司)环境影响报告.docx
- DB21T1342-2021 建筑工程文件编制归档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