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夏十二登阳楼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岳阳楼座落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高丘上,“西面洞庭,左顾君山”,与黄鹤楼、滕王阁同为南方三大名楼,于开元四年(716)扩建,楼高三层,建筑精美。历代迁客骚人,登临游览,莫不抒怀写志。李白登楼赋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诗歌译文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 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 雁儿高飞,带走了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 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登上岳阳楼,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 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 这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 运用拟人手法,想像新颖,有独创性。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诗人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 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朦胧中的幻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楼高风急,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 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 小结 这首诗运用衬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诗中描写了在岳阳楼极目远眺所见到的景象,表现了一时乐以忘忧的闲适旷达的襟怀。 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 喜悦 想象奇特 豪情逸志 忧愁 注重现实 满目凄凉 两首诗都描绘了作者登临岳阳楼后所见到的景色,并流露了自己当时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两首诗所用的手法有何不同?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岳阳楼》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首联写人生暮年才能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湖的美景风光,寓情于叙,写出了作者漂泊孤独之感。 B:颔联运用反衬,将洞庭湖的壮阔雄伟与自己的孤寂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自己的孤独。 C:颈联直接抒情,抒发了自己孤苦无依、年老多病、思乡思亲之感。 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作者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及忧国之情。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首联、颔联运用俯仰结合:诗人登上岳阳楼,俯视岳阳景观,无边景色尽收眼底。仰观雁儿高飞,月出山口。表达对岳阳楼景物的喜爱和赞美。 2、颔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引”和“衔”。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途中的喜悦之情。 “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3、颈联运用了夸张、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特点,想象奇特,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整个意境宏丽迷人,令人陶醉。表达了诗人此时的欢乐喜悦,超脱豁达的心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