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隶书创作中的取法研究.pdf
2016年6月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Jun.2016
第 34卷第 2期 JournalofYangzhouCollegeofEducation V01.34.No.2
隶书创作中的取法研究
王 强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研 习隶书应对隶书发展有较为深刻且全面地理解,尤其是汉代和清代这两个隶书发展的重要 时
期。隶书创作涉及作品取法、书写技法、章法布局、题款用印等多个要素,皆需研 习者反复揣摩。只有深入汉
碑 、借鉴前人、勤于思考,才能正确把握隶书创作的方法,从而提升隶书创作的能力。
关键词:隶书;创作;取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536(2016)02—0026—05
隶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代以前,它由篆书发 读帖、临帖掌握汉代经典隶书的风格特点,从而做到
展而来,是对篆书进行省快易写改革之后形成的应 由临习到创作的自然过渡,真正将临习所得有效整
急字体。隶书通行于汉代,一开始多为记载普通文 合到我们的隶书创作中,此为研究之主体。
书的小官吏所用 ,记载普通文书的小官吏在汉代又 笔者以 《樊敏碑》集联 “履 中蹈和身为律度,安
被称为徒隶 ,所以称之为隶书。我们今天所说的 “隶 仁行义福垂子孙”书写为例,阐述隶书创作的取法之
书”,实际上是通称。卫恒 《四体书势》说:“隶书者, 道 。
篆之捷也。”许慎 《说文解字 ·叙》说 :“秦天经书,涤 (一)通临原碑抓特点
除旧典 ,官狱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此 在众多汉碑中,笔者对 《衡方碑》、《乙瑛碑》和
绝矣。”实际上隶书应为先秦大篆的简约与急就。 《张迁碑》更为钟情。思考再三,拟用 《衡方碑》作为
两汉时期,儒学思想普遍盛行 ,时人崇 尚孝道, 作品的主基调。 《衡方碑》意态高古,笔健骨壮,朴
重厚葬,立庙宇,因而立碑在当时成为一种社会风 茂雄强,倍受书法界青睐。清代翁方纲在其 《两汉金
气。所立石碑都以标准八分书之,鼎盛一时。这个 石记》中说到:“是碑书体宽绰而阔,密处不甚 留隙
时期汉隶呈现出的普遍特点是用笔技巧更为丰富, 地 ,似开后来颜鲁公正书之渐矣。盖其书势在 《景
点画的俯仰呼应、笔势的提按顿挫 、笔画的一波二折 君》、《郑固》二碑间也。”因此,如何体现此碑的古拙
和蚕头雁尾及结构的重浊轻清、参差错落 ,令人叹为 浑厚、严谨灵动是创作关键。在通临全碑的基础上,
观止 。 认真 比对其书写特点。在用笔上以中锋为主,行笔
汉隶以汉碑为典范,隶书与碑刻相结合之后,隶 迟涩,线条继承了篆书中锋圆融的特质 ,或粗或细 ,
书才真正意义上地完成了隶变的历程。东汉晚期的 或直或曲,起 收笔方 圆交替、轻重结合,变化无穷。
仪式化使得汉碑取得 了官方整体的地位,以此为契 结构笨拙,形式险峻。多取纵势,辅以扁方。单字四
机 ,隶书从庶民化跃居庙堂体。 周规整,体势多变,方正中求灵动,茂密处求空灵。
一 、 取法分析 (二)分析 内容做准备
学习隶书的过程和学习其它书体的方法大致一 值得庆幸的是整幅作品正文 l6个字中没有完
样 ,无非就是从临帖开始 ,逐步走向创作。通过反复 全雷同的,字形结构上变化也较为丰富,这对于创作
收稿 日期 :2016—02—16
作者简介:王 强 (1982一),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