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有一位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小巷里,高吟乡愁。
有一位散文家,时常举目望星天,作逍遥之游。
有一位评论家,拿起锐利的笔,声称要剪掉散文的辫子。;听听那冷雨;;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和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右手写诗,故诗作最丰,约六百余首。
其诗常常洋溢着对祖国的呼唤和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追缅怀念之情,“乡愁”式的中国情结是余诗的一大主题 。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诗人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 ;——余光中《寻李白》;——左手写散文。
其散文被称为“诗化了的散文”。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它独特的散文路径。
常常思想驰骋千里和句式变化多端 ,注重散文的容量和弹性,追求汉语自身的精致、准确与神韵。
; 我一直有一个说法:一个中国人,如果他一直墨守传统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孝子;如果说他一直向西方取经而不回来,那他就变成了一个浪子。孝子当然不会发扬光大,而浪子则一去不回头。往往是回头的浪子才能成气候,因为他能够融贯中外,吸收外来的营养,又能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余光中
;乡愁渐生灯影外,
客愁多在雨声中。;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
“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厦门去香港,1950年到台湾,本文创作于1974年,正如文章中所说,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品,正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文章集中地反映了作家的创作主张及艺术风格。本文通篇写雨,写愁,写离怨,通过那蒙蒙细雨来凸现自己的思国爱国感喟生命之情思。;中国是一个温暖的家
台湾是一个离散的儿 ; 孺慕 舔舐 寒濑
氤氲 滂沱 鞭挞
蓊郁 岑寂 沁鼻
羯鼓 苔藓 啁啾
咬啮 仓颉 如椽大笔
;——第一部分(1-2) :写雨季引起“他”对祖国故土浓郁的牵挂。
;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 “躲过一阵潇潇
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都
是潮润润的。”?;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怎样理解?
;作者在文中重点写哪些地方的听雨?;深沉的故土乡愁;浓烈的文化情结;第二段作者提到汉字,有何用意?;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少年听雨时总是身在歌楼之上,伴着我的是昏红朦胧的罗帐,让烛光烘染得绮丽的迷离.壮年听雨时却是在人生奔波的船上了.面对的是广袤无际的江水和低垂的云层,夹杂着孤雁划破西风的惨厉鸣声.
而现在听雨的地方是宁静空灵的僧庐下,人已暮年,两鬓花白,回想一幕幕的离合往事,自己早已枯槁的心灵无动于衷,只是默默的聆听屋外的雨水,不息地点击阶前,直到天明.; 蒋捷,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当宋、元易代之际,约为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蒋捷年青时曾贵为一介公子,宋亡后保持气节,隐居竹山不仕。其一生饱经战乱流离之苦,颇富忧患意识。现存九十余首词,多体现人生遭际、表达故国之思,《虞美人?听雨》即为词人深谙人生况味的艺术结晶。 ;苍凉的人生感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在第六段中,为什么提到王禹偁的竹楼听雨?;冷雨;开 头;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雨的?;听觉;作者在文中表现什么感情?;为什么用“冷”修饰雨?换成“寒”好不好?;沾衣欲湿杏花雨
(清丽喜悦); 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
缠绵的思乡之情。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