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各章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各章总结课件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各章要点总结:第一章 第一章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2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品种:a品种b产地c采收、加工d包装、贮藏e运输 3中药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4寻找和扩大药源 n?????? 以亲缘关系为线索 n?????? 以有效成分为线索 n?????? 以药理和临床疗效为线索 n?????? 扩大药用部位 n?????? 老药新用 n?????? 人工栽培、养殖: n?????? 人工合成,代用品研究: n?????? 组织培养、生物工程: 5道地药材:将在同种药材中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品种良,质量优,疗效好的药材成为地道药材,有时又叫地道药材,即真资格的药材。如: 浙江:浙贝? 麦冬? 白术? 延胡索? 白芍? 温郁金? 玄参? 白芷?? 蕲蛇?? 乌梢蛇 东北:人参? 鹿茸? 关木通? 关防风? 贯众? 五味子? 龙胆(关)??? 北细辛? 升麻? 东北铁线连(威灵仙) 云南:三七? 坚龙胆? 云连? 炉贝? 木香? 熊胆? 天麻? 茯苓(云、安)猪苓(云、山) 江苏:茅苍术? 薄荷? 四川:川芎? 川乌? 川黄柏? 厚朴? 黄连? 川贝? 五倍子? 川牛膝? 川木香? 金钱草? 麝香? 半夏? 大黄 甘肃:当归? 大黄? 山西:党参。海南:槟榔 新疆:阿魏? 软紫草 内蒙古:黄芪? 甘草? 紫草 安徽:牡丹皮? 木瓜? 菊花 宁夏:枸杞子。湖南:朱砂。湖北:石膏 第二章 最早的本草—《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古代药物巨著—《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依自然属性,分16纲60类 其他本草学著作 n?????? 梁代:陶弘景? 神农本草经集注? 载药730种,将药物按其自然属性分类。 n?????? 宋代:唐慎微? 证类本草? 载药1746种,是宋代以前本草发展最完整的文献。 n?????? 清代: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 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中未收载的有716种。 n?????? 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是专论植物的著作,附图精细,考证详实,很有价值 第三章?????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1一般采收原则 a)??????? 根及根茎类药-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初春发芽前。 b)??????? 叶类及全草类-植物生长旺盛时。 c)???????? 皮类-春夏之交。 d)??????? 花类-花开放时;花蕾入药的以花蕾期。 e)??????? 果实种子类-成熟时。 f)???????? 藻、菌、孢子类;动物类-按各自情况才收。 2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这种方法习称“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丹参等。 3干燥 ??意义:杀酶保苷,保存药效;保证质量利于贮藏。 常用干燥的方法: 阳干法(晒干法) ?不宜用晒干的药材有含挥发油的药材易变色变质的药材? 如花类、叶类、全草类。日晒后易开裂的药材? 如郁金、厚朴、白芍等。 烘干法? 可控制温度,含脂肪及保酶的药材可用此法。 阴干法? 质地较轻的药材可用此法如叶、花、全草类。 低温冰冻干燥法(冻干法)? 贵重药材可用此法。 4中药变质现象 1) 虫蛀- 2) 霉变- 3) 变色-药材固有颜色发生变化。举例25 4) 走油-又称“泛油”。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前者如a含脂肪油药材:柏子仁、苦杏仁、桃仁、郁李仁等;b含挥发油药材:当归、肉桂等。后者如含糖质药材:天冬、太子参、枸杞子、麦冬等。 5) 风化-矿物 6) 自燃-主要是富含油脂的药材,如柏子仁、紫苏子、海金沙等。某些药材因吸湿回潮或水分含量过高→自然,如菊花、红花等。 5气调贮藏? 即气调养护。目的降低库内的氧气成分,使药材停止呼吸 (充氮或二氧化碳而降氧)。 第四章中药的鉴定   一、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 检品登记(送检单位、产地、日期、数量等)   ? 取样 1:登记。2:取药原则。3:取药量。 4:抽取平均样品量。   ? 杂质检查   ? 真实性鉴定(基源、形状、显微、理化等方法)   ? 含量测定   ? 报告   二、中药鉴定的方法   1、真伪鉴定   n 原动(植)物鉴定(确定生药正确学名)   n 性状鉴定   n 显微鉴定  n 理化鉴定    2、纯度鉴定   n 杂质检查   n 水分测定   n 灰分测定  3、品质优良度鉴定  4、有害物质的检查   1真伪鉴定   1.1来源鉴定 即原动(植、矿)物鉴定   v 目的:确定中药材正确学名,保证应用中品种的真实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