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5课《滕王阁序》课件.pptVIP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5课《滕王阁序》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作者背景】 刘长卿(约709-约786),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少居嵩山读书,后移家鄱阳。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刘长卿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内容广泛,各体皆备,诗名盛于中唐前期。安史之乱的社会状况及民生疾苦在诗中亦有所反映,但诗作大多写遭谗贬谪、胸怀不平之意,以及抒发政治失意和山水闲逸的情怀,缺乏雄深苍劲之作。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茂名)县尉;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今浙江建德)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主旨感悟】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写诗人自己在贬谪途中,经过长沙,凭吊贾谊故居,通过悲伤贾谊的侘傺失意(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但不得大用,终抑郁而死),伤今怀古,感慨自己遭受迁谪的悲苦命运。 【艺术鉴赏】 1.以景写情,情景交融。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秋草”“寒林”“人去”“日斜”这些景象,渲染出贾谊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寒林”“日斜”,不仅是写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空见”更是把回天乏术、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惆怅,刻画得入木三分。 “湘水无情吊岂知”,湘水滔滔流去,时光一去不返,此情此景更令人感怀。 “寂寂江山摇落处”,刘长卿在贾谊故宅徘徊,暮色渐浓,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一幅荒村日暮图,更渲染了诗人孤寂悲苦的心情。 2.以古写今,含蓄蕴藉。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我”在,但这些写得不是那么明显,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2014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Ⅱ〉)(原文在第四课)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首先通读画线句,理解大概意思,然后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刘瑾等八人号‘八虎’”主、谓、宾俱全,它们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部分根据句子意思,要在“辄”前断开,排除D项。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断句方法:①通文意。先通读文段,了解文段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意思,根据意思断句。②看标志。主要看虚词,虚词往往有固定的位置,比如发语词“夫、盖、唯”等用在句首,对话标志词“曰、云、言”后一般断开,表陈述、感叹、疑问、祈使语气的词,如“也、矣、乎、哉、耳、焉”等常用在句末。③辨句式。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断句,要熟记固定句式。④明修辞。如利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断句。⑤判词性。根据名词(或代词)进行断句。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一般也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断句的位置。 1.了解作者及“序”的有关知识。 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3.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6.走近作者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