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数字x线检查技术
第四节 数字x线检查技术
一、CR(计算机x线摄影)
存储荧光体数字x线摄影;数字发光x线摄影(DLR);光激励发光x线摄影(PSL);
1974年日本富士公司开始研发,1981年IP板研制成功,同年在国际放射学会(ICR)推出CR系统。
(一)CR的成像过程
1、信息采集;
2、信息转换:激光阅读仪、光电倍增管、A/D转换器;第一次激发,第二次激发;
3、信息处理:协调处理,空间频率处理和减影处理。
4、信息的存档与输出。
(二)CR一般工作流程
1、使用前准备:
①室温及湿度在允许范围(温度10~30℃,;相对湿度:30%~75%);
②检查电源电压、频率变化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③检查每一部分地线是否连接完好;
④检查电缆是否完好。
2、开机:显示器-扫描主机;
3、录入患者的信息:姓名、性别、年龄、ID号、临床诊断、送诊科室;
4、进入部位选择界面,如头部、颈、胸、乳腺、腹、骨盆、上肢、下肢;
5、条码扫描器对已获取影像信息的IP盒的条码窗口进行扫描;
6、扫描后的IP盒插入扫描主机读取已记录的影像信息;
7、通过计算机对已获得图像进行对比度、反转处理;
8、根据需要选择单幅、双幅或多幅方式、打印张数,进行打印;
9、关机:扫描主机-计算机
(三)操作注意事项
①机器电器出问题,机器会警告和报警,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
②不要擅自修改程序和拆卸机器;
③在有易爆气体的环境下,严禁使用数字化x线的设备;
④机器活动范围内,人员不能停留,不能放置物品;
⑤必要的防护措施;
⑥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校准;
⑦故障记录。
(四)CR参数选择与影像效果
1、协调处理
对比处理或层次处理、色调协调、对比增强。
GT(谐调曲线类型)、GA(旋转量)、GC(旋转中心)、GS(移动量)
2、空间频率处理
边缘锐利技术;RN(频率等级)、RE(频率增强程度)、RT(频率类型)
结合应用
3、动态范围控制
在解决密度差过大有特殊的价值。
4、能量减影
有选择地去掉影像中的骨骼或者软组织的信息;
同一部位同一次曝光获得一幅高能量影像和一幅低能量影像,通过计算机加权减影实现减影,得到软组织影像或者骨骼影像。
高
IP2
IP1
五、CR系统的应用
1、人体全身各部位数字化平片x线摄影;
2、床旁数字化x线摄影;
3、特殊造影检查;
4、数字乳腺摄影;
5、胃肠道造影少用。
二、DR
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非晶体硒)、间接数字成像(非晶体硅)、CCDx线成像、多丝正比电离室(MWPC)成像。
(一)成像过程
与CR相似,信息转换由FPD完成。
(二)操作流程
1、准备流程:
①接通配电柜电源总闸;
②接通接线板电源;
③接通x线机控制器电源;
④接通电脑主机电源;
⑤开启技术工作站及医生工作站;
⑥开启激光打印机或文字报告打印机;
⑦系统处于开始正常状态。
2、工作流程
(1)核对资料,确定摄影部位;
(2)录入信息;
(3)在技术工作站设定摄影部位及曝光参数;
(4)摆体位及对准中心线;
(5)曝光采集影像信息;
(6)调节采集图像的窗宽、窗位;
(7)据需要打印激光胶片;
(8)发送影像至诊断工作站或pacs系统。
3、关机流程:
①关闭技术工作站;
②关闭医生工作站;
③关闭激光打印机;
④关闭x线高压;
⑤关闭配电柜电源总闸。
(三)DR参数选择与影像效果
1、一般参数选择与影像效果
脏器名称,kV自动或手动选择,KV固定方式或曲线方式选择,剂量选择,曝光参数,边缘增强选择,滤过系数调节,窗宽上下限选择,骨的黑白显示选择,标记,选择曲线,最大x线脉冲宽度选择,黑化度校正选择,x线管焦点选择等。
手动设置;
自动设置。
动态调节具有一定的范围
条件过大:图像偏黑层次感不强;
条件过低:颗粒感噪声大,病变部位不能清晰显示;
图像后处理
窗技术,调节影像层次与对比度;
根据具体要求设置图像处理参数组合,如边缘增强、亮度、对比度、组织均衡等。
影像增强
曲线一
曲线三
曲线9
指数曲线
对数曲线
曲线8
2、DR图像质量评价参数与影像效果
(1)MTF:衡量系统如实传递和记录空间信息的能力:
输入与输出信号比值;
由FPD像素的大小决定;
直接成像的MTF性能较好,优于间接成像DR系统。
(2)噪声功率谱与空间频率响应:
噪声来源:
①探测器电子学噪声:像源开关电流噪声;反向漏电噪声;量子井噪声;读出电路噪声;其他:列电阻、模拟电路、A/D转换电路噪声等。
②x射线图像量子噪声:
入射光电子的起伏。
(3)量子检测效率(DQE)
成像系统的有效量子利用率:
DQE=(SNR出)2/(SNR入)2*100%
非晶体硅的DQE很高,低对比度物体的检出能力提高了45%,剂量降低了50-60%。
(4)FPD设计:
拼接FPD的接缝会在图像中央留下300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