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第三套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外科学第三套题

中医外科学第三套题 简答题 1.辨脓的方法有几种?如何辩脓之有无? (1)按触法、点压法、透光法、穿刺法、B超。 (2)有脓--肿块坚硬高突、皮薄掀红、按之灼热痛甚,中软应指,有波动感,脉数。可伴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反应。无脓--按之微热,轻痛,肿块仍硬,无应指感,脉不数者,为脓未成。 2、简述蛇串疮的概念及临床特点? 蛇串疮是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身体单侧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特点是皮肤红斑,水疱或丘疱疹,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局部刺痛。 3.简述血栓闭塞性血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鉴别要点? (1)发病年龄:血栓闭塞性血管炎--20-40岁;动脉硬化闭塞症--45岁以上。 (2)吸烟:几乎都有;不一定 (3)游走性浅静脉炎:有;无 (4)高血压:极少;大部分有 (5)冠心病:无;有 (6)血脂:基本正常;升高 (7)受累血管:中、小动脉;大、中动脉。 4.何谓外痔?试述临床特点及分类? 外痔指发生在肛管齿线以下,由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痔外静脉丛破裂或反复发生炎症纤维增生而成的疾病。临床分为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和结缔组织性外痔。 5.试述乳癖的疼痛特点? (1)胀痛为主,可有刺痛或牵拉痛; (2)疼痛经前剧经后轻;随情绪波动,甚者不可触碰,行走活动有乳痛; (3)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甚,常涉及胸胁部或肩背部; (4)可伴乳头疼痛、作痒。 问答题 1.有头疽为西医何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西医病名:痈。表现:易发于皮肤坚韧、肌肉丰厚处,如项、背部,成年人特别是中老年多见。 (1)局部症状:(A)初起 局部红肿结块、上有粟粒状脓头,作痒作痛,向周围扩散,脓头增多,色红,灼热疼痛。(B)脓成 肿块增大,疮面渐渐腐烂,形似蜂窝,直径超过10cm。(C)收口期 脓腐渐尽,新肉生长,色红活,逐渐收口而愈。 (2)全身症状:初起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口渴,舌苔多白腻或黄腻,脉多滑数或洪数等。化脓时高热口渴,便秘溲赤;溃后逐渐减轻或消失。 (3)并发症:神昏谵语,气息急促,恶心呕吐,腰痛尿少,尿赤,发斑等多为内陷。 2.简述股肿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血脉瘀阻证的症候、治法与代表方剂。 (1)病因病机:中医:(A)总病机:创伤、产后或长期卧床,肢体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瘀血阻于脉络,脉络滞涩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流注下肢发病。(B)血脉损伤:跌仆损伤、手术等直接伤害,使局部气血凝滞,瘀血阻于络道,脉络滞塞不通,不通则痛;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流注下肢而发为本病。(C)气虚血瘀:长期卧床,久卧伤气;或因年老、肥胖、瘤岩等,致患者气虚,无力推动营血运行,下肢又为血脉之末,故易发生血脉阻塞。 西医:(A)血流,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B)外伤、手术、分娩、肿瘤等可诱发。 (2)血脉瘀阻证治:症候:下肢肿胀,皮色紫暗,痛处固定,肢体青筋怒张;舌质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脉弦。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代表方:活血通脉汤。 病案题 1.患者,男,66岁,排尿时间逐渐延长,夜尿增多,有尿意不尽之感,小腹坠胀,尿失禁或遗尿,伴精神倦怠,少气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答:(1)中医诊断:精癃。西医诊断:前列腺增生症。(2)证型:中气下陷证。(3)治法:补中益气。(4)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减。(5)组成: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当归、甘草。 2.患者,女,25岁,产后4周,出现乳房胀痛,未触及肿块,皮肤微热,微红,乳汁排泄不畅,伴恶寒,发热,头身痛,口渴,便秘,苔薄黄,脉弦数。 答:(1)中医诊断:乳痈。(2)分型:气滞热壅证。(3)治则:疏肝清胃,通乳消肿。(4)方剂:瓜蒌牛蒡汤加减。(5)外治法:金黄散或玉露散或双柏散调敷;或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皮色微红者,可用冲和膏外敷,或仙人掌捣烂外敷。 填空: 1.疮疡广义是指一切体表浅显性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生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2.脚湿气临床分为水泡型、糜烂性、脱屑型三型。 3.气瘿因其患部肿块柔软无痛、随喜怒而消长,故称为气瘿。 4.湿疮辩证分型分湿热侵淫、湿热蕴肤、脾虚湿蕴和血虚风燥证。 5.精癃相当于西医的前列腺增生,精浊相当于西医的前列腺炎。 多选: 1.用于阳证的膏药有--太乙膏、千捶膏。 2.内托法常用方剂有--透脓散、托里消毒饮、神功内托散。 3.湿疹的特点有--剧烈瘙痒、皮损对称分布、有湿润倾向、易成慢性。 4.肛门直肠疾病常见致病因素包括--风、湿、热。 5.白匕寻常型的临床特征有--红斑、白色鳞屑、薄膜现象、点状出血。 6.肛门脓肿好发于--肛门旁皮下、直肠粘膜下、坐骨直肠间隙、骨盆直肠间隙、直肠后间隙。 7.颜面部疔疮易出现的合并症有--走黄、流注、复骨疽。 8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