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T现实

双T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总统里根(Ronald Reagan,1911—2004)的科学顾问基沃斯曾提出双T理论,并以此指导美国的科学研究的发展。所谓双T,即Talent和Team Work,前者是指天才或称为尖子人才,后者是指协调合作或叫做团队精神。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强调双T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发展大科学和大经济所必需的。双T中的两个“T”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在创业中既要充分发挥天才人物的作用,又要依靠团体的力量。 1.创造奇迹的尖子人才。 顾名思义,尖子即物体的最突出部分,尖子人才是突出于众之才,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天才。尖子人才并不神秘,他们是通过教育、环境和个人努力而形成的,在各个领域里都有这样的人才。一般说来,尖子人才具有以下的特点:智商高,富有创意;具有独立自主意识,敢于自我表现;不畏艰难,勇于做开路先锋;不尚空谈,非常注重实际……正因为如此,创业需要尖子人才,时代呼唤尖子人才,未来寄希望于尖子人才。 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作过一项统计:按研究与开发资金平均计算,小企业研究出来的创新项目是中型企业的4倍,是大型企业的24倍。这里的奥秘就在于:小企业把自主权下放到基层,激发了群众的创业精神,所以能够研究出更多的成果。托马斯·彼德斯曾作过一项研究,对美国和日本的大公司的24项重大创新成果作了分析,结果发现尖子人才在这些创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4例中,获得成功的15项,其中有14项是明显地依靠尖子人才的作用;在失败的9例中,或者没有尖子人才,或者仅有尖子人才领头和过早地失去了尖子人才。从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成功来看,没有哪一项重大的创新不是由于尖子人才的作用而取得。 既然尖子人才是创新过程的关键,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尖子人才呢?这个问题正是国内外创造教育学家们致力研究的问题,也是开明的企业领导人期望解决的问题。根据我个人的观察,造成尖子人才不能大批成长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创造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规规矩矩”,不准“乱说乱动”;要学生机械地服从,不准学生有个人的兴趣和独立个性的自由。这些传统教育思想,在中国仍然根深蒂固,使教育改革的阻力重重。二是尚缺乏保护和支持尖子人才的系统。尖子人才虽然具有创业所需的特征,但也有其自身的鲜明个性。他们往往被那些思想保守的人扣上“自高自大”、“好表现”、“不合群”、“自由散漫”等帽子,甚至被斥为“不安定分子”,“好高骛远”和“轻狂之辈”等,有的甚至会遭受到排斥打击等厄运。另外,过去中国的长期政治运动也留下了很深的消极影响,如“枪打出头鸟”的做法就令人生畏,在这种情形之下,有谁敢做尖子人才呢? 彼德斯提出,创业需要有“发明家、创业家和保护人们免受官僚主义之害的行政尖子等”。综观一些著名公司的创业过程,例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麦克唐纳公司和王安电脑公司等,它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们不仅大力使用尖子人才,而且还敢于保护尖子人才,使一批年轻的工程师敢越雷池,敢冒险,即使是失败了,也还是可以锲而不舍地追求创新。 2.竞争取胜的团队精神。 众所周知,日本是当今世界上的经济强国,是最大的债权国之一。日本企业成功的诀窍是什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根植于企业职工中的价值、信念理想、经营准则、道德规范等,即文化因素起决定的作用”。 美国《幸福》杂志为了研究日本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总编辑助理威廉·鲍恩曾到日本召开了一个圆桌讨论会,其中有一段对话,现摘抄如下: 鲍恩:“有个美国人写的一篇关于日本的文章说,日本企业的特点是具有‘内和外争’的精神。这样说有根据吗?” 同部:“我们有句俗话,‘把陌生人当贼看待’。这似乎表明了同局外人对抗的心理。” 寺泽:“那位美国人所说的‘争’是指什么?” 鲍恩:“是指团体之间的竞争,而不是个人之间的竞争。他是说日本企业往往培植本企业职工的和谐感,对别的企业的竞争感。” 寺泽:“美国的情况怎样?是不是内外都竞争?”(笑声) 鲍恩:“也许是这样。” 这段对话不仅反映了日本企业的团队精神,而且也可略微看出日、美企业管理上的差异。就日本公司管理方式来看,虽然各有自己的特色,但都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团队精神之上的。 日本八佰伴公司第二次进军巴西时,第一批部队出发了。这个部队被和田一夫命名为“八佰伴,日的本队”,这里的“日”是指太阳,“日的本队”的意思是“太阳的主力部队”。由于“日的本队”隐含有“日本”二字,所以又可以把它看作“日本部队”。仅从这个队名上就可以看出他们为了创业而持有的“要豁出一切”、“决一死战”的团队精神。 “成长之家”是八佰伴董事长和田一夫提出的经营原则,这也是企业团队精神的体现。和田一夫到巴西以后,身先士卒,为人表率,和新职员共同接受教育,共同学习,使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