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慢性乙型肝炎.pptx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24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西医防治;教学内容;;一、概述;二、传播途径 ;4、输血或血液制品。目前我国已对献血员 实施严格的HBsAg 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 引起的HBV 感染已较少发生。 5、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办公室 工作、握手、拥抱、 同住一宿舍、 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 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 但有互有皮肤破损时则可感染。 6、经吸血昆虫 (蚊、臭虫等) 传播, 可疑,未证实。 7、水源及水生物传播 8、饮食、食品传播(22页);三、诊断及分型;(一) 慢性乙型肝炎 分为两型:   1.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HBV DNA 和HBeAg 阳性, 抗-HBe 阴性,血清ALT 持续或反复升高, 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2.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 和HBV DNA 阳性, HBeAg 持续阴性,抗-HBe 阳性或阴性, 血清ALT 持续或反复异常, 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二) 乙型肝炎肝硬化 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发展的结果,肝组织学 表现为弥漫性纤维化及假小叶形成,两者必须 同时具备才能作出肝硬化病理诊断。分两型:   1.代偿期肝硬化 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或腹胀症状,ALT 和AST 可异常,但尚无明显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可有门静脉高压征,如脾功能亢进及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腹水和肝性脑病等。 2.失代偿期肝硬化 常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性脑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 ; (三) 携带者 也分为两类:   1.慢性HBV 携带者。 血清HBsAg 和HBV DNA 阳性,HBeAg 或抗-HBe 阳性,但1 年内连续随访3 次以上,血清ALT 和AST 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2.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血清HBsAg 阳性、HBeAg 阴性、抗-HBe 阳性或阴性,HBV DNA 检测不到 (PCR 法) 或低于最低检测限,1 年内连续随访3 次以上,ALT 均在正常范围。; (四) 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 1、血清HBsAg 阴性, 2、血清和 (或) 肝组织中HBV DNA 阳性, 3、有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患者可伴有血清抗-HBs、抗-HBe 和 (或) 抗-HBc 阳性。 另约20%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除HBV DNA 阳性外,其余HBV 血清学标志均为阴性。 诊断需排除其他病毒及 非病毒因素引起的肝损伤。; 治疗的总体目标  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HCC) 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 抗病毒、免疫调节、 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 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 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 ; ;3、恩替卡韦(博路定 ); ;;;;;;乙型肝炎病毒难以被杀灭?;;8、发生DNA整合后的肝细胞,仍基本保持正常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能被吞噬细胞所识别和吞噬。 9、HBV反复感染,特别是不同亚型感染。 10、HBV发生变异,易对应用的药物发生耐药性 11、如由遗传或母婴感染,从胚胎开始即发生DNA整合,与机体免疫系统相适应,不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所识别。;;五、乙肝的预防;六、慢性乙肝的中医辨证治疗;炒白术20克,云茯苓25克, 生白芍30克, 当归10克, 炙甘草10克, 炙黄芪30克, 炒香附10克,川楝子6克。 加减:伴黄疸者——加茵陈20克,生山栀10克; 便溏较甚者——可以丹参易当归; 胁痛明显者——加郁金或延胡索15克。 ;2、肝郁气滞型 症状:两胁胀痛,腔腹胀满,情绪异常,纳呆。 舌偏红、脉弦。 治法: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 胡10克,青 皮10克, 川楝子6克, 生白芍30克,夏枯草10克, 炒栀子10克, 延胡索10克,炒白术20克, 云茯苓15克, 炙甘草10克,丹 参30克, 木 香10克。 ;加减:脘腹胀满甚者加 厚朴、乌药、焦三仙各10克, 也可选用三棱、莪术各15克, 减去夏枯草。;3、肝脾湿热型 症状:持续目身黄染不退,脘腹痞满,口苦, 纳差甚或呕吐,尿黄赤,烦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